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车桑子根

车桑子根 车桑子 为杨柳科植物坡柳的,有泻解毒功效。车桑子,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或更高。小扁,有狭翅或棱角,覆有状粘液。互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纸质,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线状披针、倒披针或长,长5-12cm,宽0.5-4cm,先端短尖、钝或全缘或不明显的浅波状,两面有粘流,无毛,干时光亮。单怀,雌雄异株朱;花序生或在小上部腋生,比短,密轴和分枝均......
目录

基本内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Dodonaea viscosa( L.)Jacq.

【来源】楝科车桑仔Dodonaeaviscosa(L.)Jacq.,以、果或全株入药。

  【性味】微苦、辛,温。

  【功效】泻解毒

  【注意】误食其腹泻症状

  【考】出自《福建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

全株有毒,含微量的氢氰酸,此外含有生物碱、皂甙等。皮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

主治

解毒,消炎,止痒。:治皮肤疮痒。全株研末,外用疮毒湿疹荨麻疹,皮疹。用量1钱;、果治百日咳

  ①治牙痛车桑仔一至二两。水服。

  ②治流注车桑仔一至二两,酌加猪瘦肉同服;另用鲜和红糖捣烂患处。

生态环境

生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动植物形态

车桑子,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或更高。小扁,有狭翅或棱角,覆有状粘液。互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纸质,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线状披针、倒披针或长,长5-12cm,宽0.5-4cm,先端短尖、钝或全缘或不明显的浅波状,两面有粘流,无毛,干时光亮。单怀,雌雄异株朱;花序生或在小上部腋生,比短,密轴和分枝均有棱角;花梗纤细,长2-5mm,有时可达1cm;萼片4,披针或长,长约3mm,先端钝,雄蕊7或8,丝长不及1mm,花药长2.5mm,屈,有腺点;子房,外面有状粘液,2或3室花柱长约6mm,先端2或3深裂。蒴果心形或扁球,2或3翅宽1.8-2.5cm,种皮膜质或纸质,有纹。种子每室1或2颗,透镜状,黑色期秋末,果期冬末春初。

基本用途

  【功效分类】消肿药;解毒药

  【用法用量】服:汤,15-30g,鲜品30-60g。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车螯

下一篇 车桑子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