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札
基本介绍
八月札为本通科植物木通科木通Akebia p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和白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果实
【别名】预知子、燕蓄子、畜蓄子、拿子、桴棪子、覆子、木通子、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冷饭包、野香蕉、羊开口、玉支子、腊瓜。
【采摘方法】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饮片性状】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形态特征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cm,直径2.5~3.5cm,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木通:落叶或半常绿缠绕藤本,高达3米以上。枝灰色,有条纹,皮孔突起。掌状复叶,通常3~5叶簇生于枝端,或互生;叶柄细长;小叶5枚,革质,椭圆形,长3~6厘米,宽1.5~2.6厘米,先端圆而微凹,并具一细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下面稍呈粉白色。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长约10厘米;花紫色;雌花1~2朵生于花序下部,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被3,宽椭圆形,钝头,退化雄蕊6,雌蕊6,圆筒状,子房1室,柱头头状;雄花密生于花序上部,较小,具小苞片,花被3,雄蕊6,花丝扁,花药2室,退化雌蕊3或4.菁荚状浆果,长筒形,两端圆,长达8厘米,宽达3厘米,成热时紫色,沿腹缝线开裂。种子黑色,甚多,卵状长方形,稍扁,有光泽。花期4~6月。果热期8月。
三叶木通:落叶本质藤本,茎、枝都无毛。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圃、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状,侧脉通常5~6对;叶柄细瘦,长6~8厘米。花序总状,腋生,长约8厘米;花单性;雄花生于上部,雄蕊6;雌花花被片紫红色,具6个退化雄蕊,心皮分离,3~12。果实肉质,长卵形,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卵形,黑色。
生长习性
分布情况
栽培技术
选地
整地八月札栽培地应选择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杂木林,次生林山区沟谷地、缓坡地带,肥沃的棕色森林土、砂质土。播种前进行整地。
选种播种
八月札用种子繁殖。应选用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播入沟内后,覆土镇压即可。
(l)水肥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幼苗生长期应注意排水。生长期每年施农家肥,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
⑵植株调整苗高30厘米以上应塔架扶蔓。并适时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品质、连连丰产。
⑶促花促果在花芽分化期和夏季旺长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促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坐果,均衡大小年。
病虫害防治
八月札在生长期间病害较少,主要是虫害,木通凤蝶幼虫和蚜虫。防治方法可用人工捕杀;发生期用90%的敌百虫500-800倍液喷洒和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洒,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主要价值
动物体内外筛选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肉瘤 S、肉瘤S有抑制作用,对人子宫颈癌细胞JTC-26的抑制率为50%~70%。
[抗癌应用]
1. 治疗胃癌 八月札、铁树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g,露蜂房、白术各9g,陈皮6g,水煎服。《上海中医药杂志》
2. 治疗肝癌 八月札、石燕、马鞭草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实用抗癌药物手册》
3.治疗食管癌、贲门癌 八月札30g,八角金盘10g,急性子、半枝莲各15g,丹参、生山楂各12g,青木香6g,水煎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4. 治疗绒毛膜上皮癌 八月札、山稔根、白花蛇舌草各60g,水煎服,每日1剂。《青海常见肿瘤的防治》
5. 治疗各种癌症 八月札15g,加水300ml,煎,饭前半小时分3次服。《抗癌食药本草》
6. 治疗肝胰癌疼痛 八月札20g,郁金、香附、延胡索各10g,水煎服,每日1 剂,分3~5次服。《实用抗癌验方》
药用价值
功能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③《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④《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⑤《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⑥《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 ⑦《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⑧《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⑨《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临床应用
治疗输尿管结石:取腊瓜、屎珠子各2两,加水6碗,煎成2碗,去渣,加糖,分2次服。治疗30例,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19例,进步(结石位置明显下降)2例,无效(结石位置无改变)9例,总有效率70%、排石率63.3%。
为了加速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可定期综合采用新针(三阴交、阴陵泉、肾俞),内服654-2(山莨菪)、双氢克尿塞及大量饮水,加强活动等措施,以促使结石排出。治疗20例,治愈(标准同前)10例,进步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5%,排石率50%。
若输尿管结石并发尿路感染、输尿管粘膜水肿者,除上述综合措施外,可在腊瓜、尿珠子方内加入蛇莓、杠板归各5钱。治疗15例,治愈12例,无效3例,排石率为80%。
在输尿管结石绞痛发作时,表明结石的位置有移动,此时采用综合措施,可加速排石;这些综合措施有时须反复多次采用,才能发挥作用。对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在服腊瓜、尿辣子煎剂同时,可同时服用降压药物,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定期采用综合措施。一般结石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排石的可能性较大。
化学成分
果皮含齐缴果酸-3-鼠李糖基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3-O-a-L-rha(1→2)-a-L-arabin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木糖基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β-D-xyl(l→3)-a-L-arabin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鼠李糖基阿拉伯糖甙 [hederagenin-3-O-a-L-rha(1→)-a-L-arabinopyranoside],齐墩果酸-3-葡萄糖基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3-O-β-D-glu(1→2)-a-L-arabinpyoside],常春藤皂甙元-3-阿伯糖-28-鼠李糖基二葡萄糖忒 [3-O-a-L-ara-hederagenin-28-O-a-L-rha(1→4)-β-D-glu(l→6)-β-D-glucopyranoside],齐墩果酸-3-鼠李糖基阿拉伯糖-28-鼠李糖基二葡萄糖甙[3-O-a-L-rha-L-rha(l→2)a-L-ara-oleanolicacid-28-O-a-L-rha(l→4)-β-D-glu(1→6)-β-D-glucopyranoside]常 春藤皂甙元-3-鼠李糖基阿拉伯糖-28-鼠李糖基二葡萄糖甙[3- O-a-L-rha(1→ 2)-a-L-ara-hederagenin-28-O-a-L-rha(1→ 4)-β-D-glu(l→6)-β-D-gluc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木糖基鼠李糖 基阿拉伯糖甙[hederagnin-3-O-β-D-xyl(1→3)-a-L-rha(1→2)-a- L-arabinopyranoside],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20(29)去氢- 30-降阿江榄仁酸[20(29)-dehydro-30-norarjunolic acid],降阿江榄仁酸-28-鼠李糖基二葡萄糖式norarjunolic acid-28-O-a-L-rha (1→4)-β-D-glu(l→6)-β-D-glucopyranoside,阿江榄仁酸-28-木糖基鼠李糖基二葡萄糖甙[arjunolic acid-28-O-β-D-xyl(1→3)-a- L-rha(1→4)-β-D-glu(l→6)β-D-hlucopyranoside]。种子含皂甙 saponino) AQ-A、 AQ-B、 AQ-C、 AQ-D、 AQ-E、 AQ-F、 AQ-G;还含脂肪油,其中主含油酸甘油酯,亚麻酸甘油酯及软脂酸甘油酯。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⑴木通 果实肾形或长椭圆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1.5-3.5cm;表面土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网纹,先端钝圆,基部有果梗痕;质坚实而重,果瓤白色,粉性;种子多数,略呈三角形,紫红色,表面略平坦。气微香,味苦。
⑵三叶木通果实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长3-8cm,直径2-3cm;表面浅灰棕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纵向网状皱纹,未熟者皱纹细密,先端钝圆,有时可见圆形柱头残基,基部具圆形稍内凹的果柄痕;果皮革质,较厚。断面淡灰黄色,内有多数种子,包理在灰白色果瓤内;果肉气微香,味微涩。种子扁 长卵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略扁平,宽约5mm,厚约2mm;表面红棕色或深红棕色,有光泽,密布细网纹,先端稍尖,基部钝圆,种脐略偏向一边,其旁可见白色种阜;种皮薄,油质;胚细小,长约1mm,位于靠近基部一端;气微弱,味苦,有油腻感。
⑶白木通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cm,直径3-3.5cm;表面微显褐色,光滑或具粗纵皱网纹,多细小龟裂。商品有时切成纵片,果皮略光滑,微向内凹,果瓤土灰色,木质;种子长三角状,紫红色,表面有致密细纵纹。以完整、肥壮、质重、土黄色、皮皱、大小均匀不开裂者为佳。
显微鉴别
三叶木通果实横切: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偶见气孔;下有切向延长的黄棕色下皮细胞3-5列,壁稍增厚。中果皮外方为大小不等的石细胞及纤维,成群排成环层,石细胞较小,胞腔内常有草酸钙方晶;向内薄壁组织间亦有石细胞群,并有少数维管束散在。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种皮表皮细胞棕黄色,壁厚,外有较厚角质层;其下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黄棕色椭圆形厚壁细胞和数列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含油滴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含油滴。
粉末特征
黄棕色。
①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0-106μm,胸腔内常含草酸钙棱晶,长6-13μm,宽约8μm。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6-14μm,脐点点状。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