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乌
形态特征
多年生葶状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1.2厘米。花葶高达70厘米,幼时被密的淡黄色柔毛,后多少脱毛,基部直径5-6毫米,被极密的柔毛。叶全部基生,莲座状,有长柄,柄长15-25厘米,幼时被与花葶上一样的毛,后多脱毛,基部扩大,呈短鞘,抱茎,鞘内被密毛,叶片肾形,长9-13厘米,宽11-22厘米,先端圆形,全缘或有小齿至掌状浅裂,基部弯缺宽,长为叶片的1/3,叶质厚,近革质,两面幼时被灰色柔毛,后脱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茎生叶1-3,苞叶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厘米。头状花序辐射状,2-7,排列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长2-13厘米,被毛;总苞钟形或宽陀螺形,长12-15毫米,口部宽达15毫米,总苞片12-14,2层,长圆形,先端渐尖,背部被毛,内层边缘褐色宽膜质。舌状花8-12,黄色,舌片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长15-22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形或急尖,管部长6-9毫米;管状花多数,长10-12毫米,管部长约6毫米,花药基部有尾,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瘦果圆柱形,长达7毫米,有纵肋,被成行的短毛。花果期8月至翌年3月。
地理分布
栽培技术
常用分株繁殖。结合春季翻盆换土,脱盆后抖去宿土,将株丛分成3~4份,分别上盆。可在庭院露地栽培,栽后管理可较粗放,冬季地上部枯死,盛夏适当遮荫。秋末控制浇水,10月入室保暖,冬季越冬温度不低于5℃。每2~3年更新1次。结合春季翻盆换土,脱盆后抖去宿土,将株丛分成3~4份,分别上盆。可露地栽培,在后管理可较粗放,北方地区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会自行发芽展叶。盆栽用园土、腐叶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培养土。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每月施1次液肥,剩下适当遮荫。移植时应去除1/3叶片。
药用价值
化学成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