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枫根
基本资料
别名:白龙须( 《简易草药》 ),白金条( 《分类草药性》 ),白筋条( 《四川中药志》 )。
科属分类: 八角枫科
汉语拼音:ba jiao feng gen
英文名:Chinese Alangium Root, Root of Chinese Azalea。
1.Alangium chinenese (Lour.) Harms [Stylidium chinense Lour.]
2.Alangium Platanifolium (Sieb. Et Zucc.) Harms [Marlea platanifolia Sieb. Et Zucc.]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地或疏林中。
植物形态
落叶 乔木或 灌木,高3-5m。小枝略呈“之”字形,幼枝紫绿色; 冬芽锥形,生于 叶柄基部内。叶互生; 叶柄长2.5-3.5cm;叶纸质,近圆形或 椭圆形、 卵形,顶端锐尖或印尖,基部阔楔形或栽形,稀心形,两侧不对称,长13-19(-26)cm,宽9-15(-22)cm,不分裂或3-7(-9)裂,裂片短锐尖或钝尖,叶上面无毛,下面脉腋有丛状毛,基出脉3-5(-7),成掌状,侧脉3-5对。
聚伞花序腋生,有7-30(-50)花,花梗长5-15mm;小苞片线形或披针形,常早落;花冠圆筒形,长1-1.5cm; 花萼先端分裂为6-8枚齿状萼片;花瓣6-8,线形,长1-1.5cm,初白色,后变黄色,基础部粘合,上部开花后郑; 雄蕊与花瓣同数而近等长;花盘近球形 子房2室, 柱头头状、常2-4裂。核果卵圆形,长约5-7mm,直径5-8mm,先端有宿存的 萼齿和花盘,种子1颗。花期5-7月和9-10月,果期7-10月。
本种与八角枫的区别为:叶片近圆形,不分裂或3-5裂,稀为7裂, 叶柄长3.5-5cm;花1-7朵组成腋生的 聚伞花序,花瓣长2.5-3.5cm;药丝与 花药等长; 核果长卵圆形,长8-12mm。花期3-7月,果期7-9月。
分类
又名: 八角金盘(《本草从新》),木八角(《纲目拾遗》),五角枫(《简易草药》), 勾儿茶、二珠葫芦、包子树、水芒树、华 瓜木、八角王。
落叶 小乔木或 灌木,高4~5米,有时可达15米。树皮平滑,灰褐色。 单叶互生,形状不一,常 卵形至圆形,长8~2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长尖,全缘或有2~3裂,裂片大小不一,基部偏斜,幼时两面均有毛,后仅脉腋处有丛毛和沿叶脉有短柔毛; 主脉4~6条。 聚伞花序腋生,具小花8~30余朵;苞片1,线形;萼钟状,有纤毛,萼齿6~8;花瓣与萼齿同数,白色,线形,反卷,长约12毫米; 雄蕊6~8; 雌蕊1, 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圆筒形,有稀细毛, 柱头3裂。核果黑色, 卵形,长6~7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或林中。分布于 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②瓜木
形态与上种相似,叶近圆形,长7~17厘米,宽6~14厘米,常3~6裂,稀7裂,先端渐尖,基部迈心形或宽楔形,幼时两面均有柔毛;后仅下面叶脉及叶腋有柔毛; 主脉常3~5条。花1~7朵组成腋生的 聚伞花序, 花萼6~7裂,花瓣白色或黄白色,芳香,线形,长2.5~3.6厘米;核果 卵形,长9~15毫米。
化学成分
从八角枫干燥的根、茎、枝条中分得喜树次碱(venoterpine)和消旋毒黎碱(dl-anbasine) ,其中中含有β-香树脂醇已酸酯(β-amyrin acetate) ,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
从 瓜木干燥的根、茎、枝条中发得喜树资助碱(venoterpine)和消旋毒黎碱(dl-anabasine)2种 生物碱。
药材采集
性味
功用主治
用法与用量
选方
白金条,男用二钱五分,女用一钱五分。泡酒六两。每次服药酒五钱。
二白龙须一钱,野青菜四钱,猪肉半斤。将药切碎炖肉,一次服完。(服后十二小时内麻木出汗,手脚无力。)
③治鹤膝风:白金条节五钱, 松节三钱,红、白 牛膝各三钱。切细,加 烧酒一斤浸泡。每服药酒五钱,常服。
④治劳伤腰痛:白金条二钱,牛膝(醋炒)一两,生 杜仲一两。酒水各六两,煎服。
⑤治半身不遂:白金条一钱五分。蒸鸡吃。(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不良反应及治疗
禁用:孕妇、小儿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均不宜服用。服此药后应忌鱼。本药有剧毒和 麻痹作用,服药后,出现麻痹萎软,孕妇忌服。
副作用:服药量过大者(4-6.5钱)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乏力,注射 阿托品后可消失。有1例出现一时性视物模糊,未处理自愈。
药理作用
1、肌肉松弛及镇痛作用:
从八角枫 须根中提出的总生物 碱,对兔、 大鼠、 小鼠及狗均可引起肌肉松弛;与 琥珀酰胆碱相比,作用较慢,维持时间略长。 静脉注射时,在产生肌肉松弛作用前,有短暂的肌肉震颤现象,类似琥珀酰胆碱等 去极化型肌肉松弛剂。静脉注射能明显阻滞麻醉 大鼠电刺激 坐骨神经外周端引起的 腓肠肌收缩 小鼠 腹腔注射煎剂后,除引起肌肉松弛外,尚可使痛觉反应消失(热板法)。
其药用部位,以 须根作用最强,较细根强3倍左右,较粗根强5倍左右。肌肉松弛作用之有效成分主要为 生物碱;糖甙几无此作用。八角枫与安宁(氨甲丙二酯)合用可使 家兔及犬四肢肌肉充分松弛, 翻正反射消失,而两药单用时均不能使翻正反射消失,表明两者有 协同作用。 须根煎剂5g/kg给狗腹腔或肌内注射,半小时内引起四肢伏地、头不能抬举等横纹肌松弛作用,但狗仍清醒;静脉注射八角枫总 生物碱1.5mg/kg,立即引起狗肌肉松弛,并四肢伏地不能爬行。八角枫总 生物碱给兔静脉注射的 最小致死量(观察时行人工呼吸)分别为2.47mg/kg和5.65mg/kg,与琥珀酰胆碱相比,肌松作用虽弱但安全度较高。以兔垂头及四肢瘫软而无呼吸抑制为指标,八角枫碱静脉注射的最小肌松量为1.18±0.092mg/kg,最小呼吸麻痹量为1.47±0.13mg/kg;离体 大鼠 膈肌实验证明八角枫碱作用部位在于阻断神经肌肉接点的传导;作用类型开始为去极化型阻断,而后转变为非去极化型,似属双相型肌肉松弛药。八角枫碱引起的呼吸抑制新斯的明不能完全对抗,而呼吸兴奋药 蟾力苏有显著对抗作用。对兔离体肠管及 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增强。
2、避孕作用:
小鼠口服八角枫乙醇提取液4-6日后,有明显抗早孕、抗着床作用。
八角枫 须根煎剂或总 生物碱对离体 蟾蜍心脏、离体或在体兔心,一般均无明显影响,但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总 生物碱尚可使离体兔肠的节律性收缩增强,因而临床应用可不致引起肠麻痹。对兔离体子宫亦使收缩加强。
兔静脉注射 须根煎剂1.25-1.5g/kg,或八角枫总 生物碱5-6mg/kg,可引起呼吸抑制以至逐渐停止,此时剖开胸腔可见 心脏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于呼吸停止后,心跳仍能维持半小时左右。
麻醉兔静脉注射八角枫总 生物碱1-1.8mg/kg,呼吸出现短暂兴奋,呼吸幅度加大,此时 血压短暂下降;当剂量为2mg/kg时,则呼吸减慢变弱以至停止,血压逐渐下降,若行人工呼吸,则血压仍能上升。
临床应用
根据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八角枫具有明显的横纹肌松弛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在使用针麻及中草药麻醉的H科手术中,如肌肉松弛不够满意,可加用八角枫,使肌肉松弛比较满意,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对于闭锁性骨折整复、小儿疝修补术及其它体表手术等较简单的手术,亦可单独用八角枫作为镇痛麻醉剂,但其镇痛似不够完全。八角枫曾应用于腹部外科、骨科、小儿外科、妇产科、 泌尿外科等手术共900例,肌肉松弛的成功率为97.9%。其中病员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仅16天。
用法:一口服法:用八角枫 须根3~6钱,加水至150毫升,煎煮20~30分钟后,于术前半小时口服.主要用于小手术,手术时皮肤切口加小量局麻。
二肌肉注射法:八角枫注射剂(粗制品)按0.4~0.5克/公斤体重(生药量)在术前20~30分钟肌肉注射。
三静脉滴注法:八角枫注射剂(每毫升含总 生物碱5毫克),按0.8~1.O毫克/公斤体重,最大量不超过1.2毫克/公斤体重,在术前5~10分钟行静脉滴注,于6~10分钟内滴完,8~5分钟后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八角枫如配合中药麻醉,则 洋金花剂量可略低;如配合针刺麻醉,可采用体针或耳针诱导;如系小儿外科,需用基础麻醉。据观察,八角枫的常用肌松剂量对心脏影响不大。间有急性中毒者,主要是呼吸抑制,若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可以解救。连续用药15天对肝脏有轻度影响。
药用植物栽培
1.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 壤土栽培为宜。
2.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长江以南于2-3月播种,黄河以北在4-5月播种,按 行距30cm开浅沟条播,第1hm2用种量75-90kg,播后覆土1cm或用 草木灰覆盖,出苗后逐次 间苗,保持株距7-10cm。当苗高80-90cm时,可出圃移栽,于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发前起苗,带土定植,行株距2.5m×2m。
3.田间管理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细奶呈圆柱形,略成波状弯曲,知短一一,长者可至1m以上,直径2-8mm,有分枝及众多纤细须状根或其残基。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栓皮纵裂,有时剥离。质坚脆,折煌面不平坦,黄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窄小,有时有 石细胞。
韧皮部外言为伴有 纤维的石细胞。 韧皮部外方国伴有 纤维的石细胞群,石细胞 椭圆形,类圆形;纤维类多角形,壁极厚,层纹明显,胞腔圆点状。韧皮部有单个 纤维或上群纤维束。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 导管单个散列或3-5个成群, 初生木质部3-4原型, 木射线宽2-数列细胞,细胞内有直径25-30μm的 草酸钙方晶。本品 薄壁细胞多含 淀粉粒,有的含 草酸钙簇晶,以韧皮 射线为多。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粗粉5g,加1%盐酸约30ml,水浴上加热20分钟,滤过。取 滤液3ml,分置于2支试管中,一管中加 碘化铋钾 试液2-3滴,即有橙红色沉淀发生;另一管加 硅钨酸试液2-3滴,即产生乳白色沉淀。(检查 生物碱)
(2)取上述 滤液2ml,用1% 氢氧化钠调节 Ph至9-10,以 氯仿2ml提取,吸取氯仿液1ml,置 蒸发皿中加2,4-二硝基氯苯结晶少量,自然挥干后,加氢氧化钾 已醇液3-4滴,即显紫色,并书刊号消失。(检查吡啶环)
(3)薄层 色谱。 取八角枫根粉末5g,以0.5%氢氧化钠调节Ph至8-9,加氯仿50ml回流30min,浓缩氯仿液至干,残渣用1% 盐酸溶解,蒸干,再加氯仿约5ml供点样用。以 盐酸八角枫碱为对照。点于 硅胶G板上,以氯记- 甲醇(1:1)为 展开剂。展距8cm。用改良碘化二钾 试液显色。样品与对照品在相对应位置处显橙红色斑点。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
八角金盘,其气猛悍,能开通壅塞,痛淋(“淋”一作“麻”)立止,虚人慎之。树高二、三尺,叶如臭 梧桐而八角,秋开白花细簇。治麻痹 风毒,打扑 瘀血停积。
2.《草木便方》: 散风。治湿滞腰膝筋骨中及痰结瘀凝,腹胀满,跌扑血积。
3.《纲目拾遗》:木八角,木高二、三尺,叶如 木芙蓉,八角有芒,其叶近 蒂处有红色者佳。 八角金盘有草木二种,木本者,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黄,故曰金盘。草本者,叶尖角不仰,叶背不黄,微有分别。此药性热力猛,有毒,咀之味麻,虽壮实人亦宜少用,眼药后,忌 鱼腥、猪、羊、牛、马等肉,犯之令人癫狂,惟白莱菔可解,入药用近根皮,酒煎服,取汗即愈。力弱者,发战作吐,病亦愈。
4. 《分类草药性》:治腰痛,去风湿麻木,止吐血,兼治 疟疾,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5.《南宁市药物志》:外洗虚寒浮肿。
6.《贵阳民间药草》:八角枫,根名白金条, 须根名白龙须。白龙须每次不能超过一钱,白金条每次不能超过二钱。如多用中毒,用 萝卜子(二两)煎水服能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