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冬凌草

冬凌草 冬凌草(拉丁:Rabdosia rubescens (Hemsl.) H. Hara,凌草),科香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它原产地河南省太山区。其一般高30~130cm,对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棱状卵,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直立,地上部分木质化,基部浅褐色;聚花序3~5花冠淡兰色或淡紫红色,花盘杯状;坚果倒卵状三棱褐色无毛,期8-10月,果期9......
目录

形态特征

冬凌草

冬凌草冬凌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一般高30~130cm。对生,有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棱状卵,长2~6cm,宽1.5~3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骤然下延成假翅,边缘具粗锯齿

冬凌草

齿尖具胼胝体,上表面为棕绿色,有腺点,疏被柔毛,下表面淡绿色。直立,高30~100cm,最高150cm,地上部分木质化,中空,基部浅褐色,上部浅绿色至浅紫色;无毛纵向剥落,上部表面红紫色,有柔毛;质硬脆,断面淡黄色。根系庞大,单墩毛达200~1000条,可有效地固结土壤冬凌草根系为浅根系,多分布在0~20cm的土壤表层中,呈水平状纵横交错,构成密集的网,长为0.3~0.7m,野外单层幅25×30cm,幼白色,老黑褐色。聚花序3~5花冠淡兰色或淡紫红色,二,上外反,先端具4裂,下全缘,通常较上长,常呈舟状,花冠基部上常呈浅囊状;雄蕊4,2强,伸出花冠外,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坚果倒卵状三棱褐色无毛。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冬凌草冬凌草属阳性耐阴植物,略喜阴;抗性强,既能耐-20℃的低温,又能耐50℃的高

温,适宜温度为25~30℃,10~40℃适合生长。温度低于5℃基本停止生长。萌蘖力强,耐干旱、瘠薄,即使夏季土壤含水量低于4%,冬凌草仍能够生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砂质壤土、pH6.5~8.0,冬凌草生长最佳。期8~10月,期9月,适宜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60%~80%。

它每到冬季自然温度在0度以下时,它的全株结满银白冰片吹不落,随摇曳,日出后闪闪发光,展现出奇的自然景观,具有独到的观赏作用,如果与常绿植物和冬季卉作块种植,五六色的视觉效果当是十分完美画卷冬凌草原产地候比较恶劣,耐、耐干旱、病虫害少等特点,管理容易,它可在绿化荒山、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中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同时它期长、量大,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冬凌草是一种具有综发利用价值的植物冬凌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在干、不易积水的沙性或轻粘质土种植。种植时间在春秋为宜,亩种4000株左右。冬凌草要管理是中耕除草,防积水。自然分布于太山南部,由于乱采滥挖,导致资源枯竭。

分布范围

冬凌草原产地河南省太山区(济源,林州,鹤壁),由于土地肥沃,养丰富,资源较多。河北部分区域也有一定数量存在,但是由于候等不适应,效果不佳,在药效和功能上效果很差。

生态属性

冬凌草孔增科教授介绍说,冬凌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一般高30~130厘米。这次发现的“冬凌草”,部上径围3.5厘米,径长180厘米,这样态的冬凌草前所未闻,理应称之为王。

冬凌草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止痛的作用。其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迅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适宜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作为生态植物推广栽培。这对于武安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发展中药材种植,帮助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

苦、甘,微。归肝经

功能与

清热解毒,活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症瘕块,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

30~60g,外用适量。

药用价值

综述

冬凌草保健茶

随着冬凌草功效在医临床面的不断发现,“冬凌草”、“冬凌草糖浆”等药品也相继应用并取取得广泛的疗效。“冬凌草”、“冬凌草膏”、“冬凌草液”等产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冬凌草的防癌抗癌、消热降脂的保健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冬凌草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热体质易咽痛牙痛生疮、上心烦的人,可每日用冬凌草3-5克,水冲饮用。而虚寒怕冷体质的人则应忌用。

冬凌草之处还在于它每到冬季自然温度在0度以下时,五六色的视觉效果当是十分完美画卷。因此,冬凌草是很好的药用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广阔的推广利用价值。

冬凌草性味苦、甘、微冬凌草有良好清热毒、活止痛、抑菌、抗肿作用,咽喉肿痛、扁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炎、关节湿痛、蛇虫咬伤。全株对食管癌、乳腺癌直肠癌等有缓解作用”。

功效

本品全株粗制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急性喉炎、急性化脓性扁体炎有显着疗效,对慢性气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炎等。

据《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冬凌草性味和功用为:苦、甘、微,清热、解毒、活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体炎、蛇虫咬伤湿骨痛等。要作用有:抗肿、抗菌作用和解热降等功效。

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降脂、降压等功效。对感冒发热生疮、焦热上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冬凌草自古以来太山区的民间常年当作饮用。因其清热解毒、清、消炎止痛的功能盛于当地,被誉为“奇草”。1972年,中国食管癌研究中,发现冬凌草具有独特的抗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功效,从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冬凌草在鹤壁太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水饮服,三次即愈。民间有“日饮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安”之说。

适应人群

中青年男性:抽烟是发中青年男性患咽炎要因素。

女 性:易发脾气导致虚火上升起的咽炎症状

老人、儿童:抵抗力差,细菌侵入导致的急慢性扁体炎,并伴有发烧,感冒症状

抗癌功能

冬凌草的抗作用,在民间要用来防治食管癌。但是当地长期很少有患这种疾病的。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癌,如艾氏腹水癌、肝癌网状细胞肉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能防止亚硝酸胺所起的大食管上皮增生转变为癌;对多种球菌及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临床实验明,冬凌草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及乳癌等有明显缓解症状作用,有稳定和缩小体及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与化疗用,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对急性喉炎、急性化脓性扁体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气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抗癌功能出色:冬凌草含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和迷迭香酸3种要活性成分,含量在冬凌草中高达千分之五,远远高于其他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如紫杉醇在紫杉树皮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一。

中国药界专家普遍认为,冬凌草的抗菌作用要与迷迭香酸有,而另外2种成分——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则具有抗癌作用。成分药理冬凌草中化成分甚为复杂,含有从单萜、倍半萜到二萜、三萜等一系列该类物。从冬凌草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五种二萜类成分,即冬凌草甲、乙、丙、丁及戊系。从冬凌草油中已鉴定出9种成分。

冬凌草和醇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从而提高体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起的白球增高。冬凌草与化疗、其它抗癌药物配治疗癌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这是一般抗癌药物所不及的。

实验明,冬凌草甲素腔注射10mg/kg,对艾氏腹水癌、肝癌肉瘤S180腹水型等均有明显抗肿作用,使动物平均存活期在100%以上。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发现冬凌草甲素小给药后胸腺喷院核育参人肿细胞的酸不溶部分(DNA)减少,而酸溶部分游离的胸腺喀院核着酸增多,其中以胸腺嘧啶核苷三磷酸增加明显,提示冬凌草甲素可能阻断了氧甘酸底物聚成DNA过程,而不影响胸腺嘧啶核苷的磷酸化。冬凌草甲素与博莱霉素A5用对小外P388病、艾氏腹水癌细胞大分子成有明显抑制DNA成的作用,对肿DNA成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骨髓细胞。若用冬凌草素、博莱霉素A5和消芥组运用,对移植的生命延长率,体肉瘤1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体外艾氏腹水癌细胞杀伤作用最佳。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癌症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癌症发病率已提高了1倍以上,发全新来源的抗癌药物成为中国外药物界的重要课题。全球约480亿美元的抗癌药物中,植物来源的抗癌药约占其中40%。总而言之,与化成的抗癌药相比,植物抗癌药的毒副作用总体上要比化成抗肿药小得多,植物药现已成为抗癌新药的重要来源。

动物实验实,冬凌草对多种肿疾病有效,对癌、鳞癌、食管癌、艾氏腹水癌、肝癌等多种常见肿的抑率高达41%,大大高于其他植物抗癌药,尤其对中国北地区发病率较高的食管癌与腺癌最为敏感。更可喜的是,冬凌草若与现有化疗药物配伍使用,不仅能大大提高后者的抑作用,还可降低其用量及毒副作用。中国者认为,冬凌草与多种常用化疗药如平阳霉素、博来霉素、顺铂氮芥等均能配伍使用且显示出良好协同作用。更重要的是,药理研究表明,冬凌草服后不会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也不会影响RNA与蛋白质的成。在这一点上它与紫杉醇有些相似。

冬凌草作为治疗食管癌与贲门癌的特效草药已被中国中医界所认可。中国中医专家的普遍看法是,冬凌草及其制在治疗上述消化道肿时的疗效甚至优于常规化疗药。总而言之,就冬凌草的抗消化道肿的出色疗效而言,其他抗癌草药难以“望其项”。

(1)本品、醇及所含冬凌草甲、乙素对动物实验峄艾氏腹水癌、肉瘤180等多种种有抑制作用,冬凌草对海拉细胞、食管癌细胞CaEs-17均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冬凌草甲素对肿细胞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成均有抑制作用。

(2)冬凌草对多种肿细胞均有显著抑制或杀伤作用。

(3)抗肿作用原理: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作用原理说法不一,但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这种成分是一种细胞毒素。

(4)抗肿的构效系:冬凌草甲素是一种二萜类化物,属于Kaurene型结构。人们发现它具有与肉瘤霉素相类似的抗癌活性中-a-亚甲基环戊酮。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观赏价值

冬季的早晨,冬凌草自上而下结薄如蝉翼的银白色,卷,近看似蝉翼,远看如絮,堪称自然界一绝。因此,北地区将冬凌草作为园林植物栽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望成为中国北园林的一大特有景观。

栽培技术

育苗

2月,选2年生(野生的一般为多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冬凌草植株部,切成6~10cm长的小段,沟,埋入整好的苗圃畦中,压实后浇水。

分蘖育苗

2月,将冬棱草整丛挖出,然后分,每株带2~3个,栽入苗床,覆土、压实、灌水。栽后只要注意浇水、保墒,就可以保成活。

高产栽培技术

冬凌草种苗地的选择和平整同育苗地的选择,移栽种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水土条件好的向阳地带。水土条件较差的山地阴坡优于阳坡。种植地附近要无污染源,交通便。整地时要据地块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式;坡度在15°以下的生荒地要全垦,农耕地要垦,坡度超过15°的可进带状垦,要注意水土流失。垦时先将杂草埋入土中,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平整地面,清除石块;秋、冬季土壤封冻前深耕40cm。种植前进一步整地、做畦、施肥、浇水、镇压保墒,随即挖栽植或沟,宽、深20~30cm,沟长度视地而定。

移植技术

移植时间由于冬凌草较早,种苗的移植宜早不宜迟;因此,冬凌草最适宜的栽培时间在华北南部为早春2月。

种苗的选择与处理视根系发育情况在苗圃中选择壮苗。一般情况下,1年生的冬凌草每墩可栽2~3株,2年生的冬凌草每墩可栽1~2株。起苗时尽量不要损伤幼苗的、皮、,严用手拔苗。为了提高成活率,一面要边起苗边移植,并尽量带土移植;另一面,如果定植点离苗圃较远,挖出的幼苗需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或甩掉幼苗部的土,并在其上喷适量的水,然后用塑料膜包裹部,再用尼龙捆扎,低温运输;当天不能定植的幼苗,要假植在苗床中,防止脱水

冬凌草移植施入适量的厩肥,然后盖一薄层土,防止肥料直接接触;为了使根系土壤紧密接触,要蘸泥浆,泥浆宜稀,防止根系粘连。将种苗置于中央,使根系舒展,即深栽、浅提、分层填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土踏实后种苗与地面持平为宜,最后再盖一层土,使基土略高于地面,以利于保墒。

移植密度冬凌草的移植密度应据地土壤等条件和不同栽培的而定。以采收栽培的的,株、0.4×0.6m;立地条件较差的,株、0.4×0.4m;以种子利用为的,株、0.4×0.8m;林药间作的株为0.6m左右。

移植后的管理

1.查苗补栽:在4~5月份用同龄苗补栽。

2.中耕除草:加强中耕除草,消除田间杂草,疏松土壤

3.肥水管理:每年的6~8月份是冬凌草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冬凌草需水的键时期,应适当灌溉,但要注意防止水分过多;雨季或低洼易涝地,要及时做好疏沟、排涝工作。以收种子的的,由于种子发育需大量的养,所以,进入生殖初期,应生长发育状况适当施肥,以氮、磷肥施为宜。

4.植株抚育:冬凌草根系生长迅速,萌孽力较强,密度逐渐增大。生长到第3年时,由于根系密集,生长始衰退,影响冬凌草生物产量。一般需在第4年早春隔株挖或将全部挖出后重栽,换新土抚育复壮。新建的冬凌草园,要加强看护,设立防护带,防止牛、羊践踏和盲采收。病虫害防治:冬凌草一般不会有严重的病虫害,但长期干旱之后,上蚜虫较多,从而影响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中要注意及时灌水,发现病虫害要及时人工捕杀或将病摘下烧毁,不宜用化药物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冬凌草挂满冰凌的照片冬凌草种苗的快速繁殖法,涉及一种野生中药材冬凌草人工种植时采用的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法。以下步骤进:将生长旺盛的冬凌草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插穗上留2-3平厘米的叶片,配制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生处理液,将插穗放在生处理液中浸泡,而后插入郁度在0.4左右的壤土扦插床,扦穗扦插深度6-7厘米,扦插角度45°-60°,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成活的冬凌草扦插生长,并在处长出2时,移栽。本发明所用的生处理液为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混液,它能有效地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扦插床选择郁度为0.4左右的油茶林或其他林下的壤土,成本低、病虫害少,扦插苗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冬凌草种苗的快速繁殖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进

1.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冬凌草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上部剪第一个1厘米处平剪,插穗上留2-3平厘米的叶片

2.配制生处理液,将剪好的插穗放在生处理液中浸泡20-50分钟,生处理液为1000ml处理液中含20-50mg萘乙酸和20-50mg吲哚丁酸的混液;

3.选择郁度在0.4左右的油茶林或其他林下的壤土作为扦插床,将冬凌草插穗扦插扦插床,扦穗扦插深度6-7厘米;

4.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5.待成活的冬凌草扦插生长,并在处长出2时,即可移栽。

种子繁殖

冬凌草选种9~10月份果实成熟高峰期采种,并用0.5~5mm的筛子净化种子,置通处晾干(严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影响发率),装袋,置阴凉、干处储藏。种子处理冬凌草种子坚果种子外被蜡质,自然繁殖难度大。为了提高种子的发率,提早出苗,播种前最好进种子处理,处理法有两种:

① 温水浸种处理:将净化的种子投入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这样的种子率可达90%,出苗可达50%;

② 用ABT生粉处理:把种子投入0.01%的ABT生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再进播种,种子率可达95%,出苗率比温水浸种处理略有提高。

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向阳、疏松肥沃、排灌便、透性好、不结、pH6.5~8.0、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播前深耕、细耙,以熟化表土、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保水力、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并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虫源。深耕20~40cm,做成平畦,并浇水灌溉,施足底肥。

播种时间和法冬播为11月,出苗率比春播高12%;春播为3月。播种时沟深2cm,20cm,以5倍于种子的细沙土草木灰、稻糠等拌匀后撒播,覆土1.5cm。播种量以7.5~10kg/公顷为宜。由于播种后覆土较浅,土壤表层易干,应覆以稻糠或腐殖质。早春干旱时要注意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

苗期管理在烈日或干旱的情况下,幼苗易被灼伤,间盖草可遮阳保苗;高温、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排涝。为使幼苗生长旺盛,应常除草、中耕。结中耕,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当施肥、间苗,株5~8cm;发现缺苗可选阴天补栽。

扦插繁殖

插穗的采集与处理采集当年无病、虫害的野生冬凌草条,将其中、下部剪成10~15cm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个顶芽带2~3个叶片,上部剪第1个1~1.5cm处平剪,下剪处平剪,剪要平滑,不劈裂。剪好后将插穗在清液中浸泡2小时,然后将插穗放用0.01%的ABT生粉溶浸泡0.5~1小时,捞出后即可扦插扦插法苗床应选择避、向阳、灌溉条件比较好的沙壤地,做成宽1~1.5m、长5~10m的畦床,于7~8月将处理好的插穗以3.5cm株、或株以插后叶片互不重叠为标准插入土中。为防止损坏或折断插穗,最好事先将床土插个洞,然后将插穗插入,用手略,使土壤与插穗下部紧密接触。插好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始生,成苗率达85%。采用塑料大棚沙床扦插,棚上要架设遮阳网等材料,插床底铺卵石,上铺豆粒石,最上面铺干净的河沙。5~6月,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苗床,株、扦插叶片互不拥挤、重叠为宜。扦插后保持土壤含水率在5%左右,棚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温控制在30℃以下,5~7天后插穗始生并长,待长出2时撤去大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八角金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