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冰草

冰草 冰草(拉丁: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是禾本科冰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冰草高可达75厘米,叶片长质较硬而粗糙,常卷,穗状花序较粗壮,或两端微窄,小穗紧密平排列成两,整齐呈蓖齿状,小花,颖舟端具短内稃上具短小刺毛。其生长于干草地、山坡、丘陵以及沙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俄罗斯、蒙古以及北美也有分布。......
目录

形态特征

冰草冰草系冷季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成疏丛,上部紧接花序部分被短柔毛或无毛,高20-60(75)厘米,有时分蘖横走或下伸成长达10厘米的

叶片长5-15(20)厘米,宽2-5毫米,质较硬而粗糙,常卷,上面叶脉强烈隆起成纵沟,上密被微小短硬毛。

穗状花序较粗壮,或两端微窄,长2-6厘米,宽8-15毫米;小穗紧密平排列成两,整齐呈蓖齿状,含(3)5-7小花,长5-9(12)毫米;颖舟上连同间被长柔毛,第一颖长2-3毫米,第二颖长3-4毫米,具略短于颖体的外稃被有稠密的长柔毛或显著地被稀疏柔毛,端具短长2-4毫米;内稃上具短小刺毛。

多数为 异授粉多倍体,通常分为直立型和型两类。除少数发达的种外,冰草结实性好,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都高。冰草穗状花序小穗含多个小花小穗无柄,单生(个成对)紧贴穗轴。 全世界冰草有100~150个种,大多数种适应半潮湿到干旱的候,生长于干旱草原与荒漠草原。天然冰草很少成单纯的植被,常与其他 禾本科草、

苔草、非禾本科植物以及灌木混生。

由于品质好,养丰富,适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食;

冰草又因返青早,能较早地为放牧家畜提供青饲料。它特具备抗旱、耐、耐牧以及产子较多等特性,在放牧地补播和建立旱地人工草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长习性

冰草适应半潮湿到干旱的候,生长在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天然生冰草很少成单纯的植被,常与其他禾本科草、苔草、非禾本科植物以及灌木混生。生于干草地、山坡、丘陵以及沙地。

分布范围

冰草在中国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蒙古等省(区)干旱草原地带,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俄罗斯的 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和蒙古、苏联、蒙古以及北美。

繁殖栽培

栽培

播前晒种:将种子摊晒于干净的水泥地面,厚度适中,每天上下翻晒3-4次,暴晒3-4天进播种。

播种期:播种期可选择春播和秋播。一般采用春播,北疆在4月上、中旬在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播种;秋播8月上旬至8月下旬,秋播时间一般最迟不能超过初霜前40天,保牧草在初霜前生长到5子。此时温度适宜,土壤墒情好,杂草长势弱,易于出苗、保全苗。

播种:采用机械条播,30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

播种量据发率和土壤墒情确定播种量,条播量为10-15千克/公顷。

施种肥:种肥为磷酸二铵50-75千克/公顷,带肥下种,肥料不得与种子,分箱放置,肥料施在种子侧下,种、肥之间有隔离土,防止种肥直接接触种子,施肥深度8-10厘米。

栽培技术

浇水种子生产可采用滴灌或喷灌。第二年注重浇返青水,返青后的第一次灌水对冰草生长发育非常键,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另外要据牧草的需水情况在拔期、抽穗期、期适时浇水,灌水量600-800立米/公顷。冬灌对植株安全越冬和第二年返青非常有利,尤其对春季倒春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灌水量也不可过多,灌水量一般为700-900立米/公顷。

防除杂草种子田预先消灭杂草,不得使杂草籽落入田,一旦有单子叶杂草滋生浇水后应及时防除;双子叶杂草,可喷施2,4-D丁酯或二甲四氯防除。2,4-D丁酯在冰草返青期每亩用72%2,4-D丁酯乳油40-50毫升,加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二甲四氯在冰草分蘖末期至拔前,每亩用20%2甲4氯钠水250-300毫升,加水25-35千克喷雾。

追施肥料:滴灌追施尿素150-225千克/公顷,均分于苗期、拔期和抽穗期。

种类介绍

冰草冰草(原变种)

本种小穗被毛情况有很大变异,除上述所描述的颖与外稃均密被长柔毛外,尚有外稃被长柔毛而颖几平滑无毛或外稃几平滑无毛而颖被长柔毛者。现均作为本种的变异幅度,在鉴定本种植物时宜予注意。

冰草(变种)

本变种的花序显然粗壮、长而宽大,呈卵状披针,最宽处为2-2.5厘米;小穗含9-11小花,长8-18毫米而与原变种有明显区。产蒙古(林郭勒盟)。生于草原、撩荒地。模式标本采自蒙古林郭勒盟。

光穗冰草(变种)

本变种的要特征在于:颖与外稃全部平滑无毛或疏被0.1-0.2毫米的短刺毛。产东北西部、蒙古、河北青海新疆等省区。生于干旱地区的山坡上。模式标本采自外高加索。

主要价值

为优良牧草,青鲜时马和羊最喜食,牛与骆驼亦喜食,养价值很好,是中等催肥饲料。冰草

冰草草质柔软,养价值较高,在幼嫩时马和羊最喜食,牛和骆驼也喜食。用冰草饲喂反刍家畜,消化率和可消化养分也较高。在干旱草原区,它是一种优良天然牧草。其种子产量高,易于收集,发力颇强。因此,不少地栽培,并成为重要的栽培牧草,既可放牧又可割草。单种或与豆科牧草混种,每公顷可产干草1500千克,高者可产1999.5千克。冬季不易落,仍可放牧。利用式 1.放牧 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植株偏低,株高仅40-60厘米,量少,占地上部总重量的30%。用以调制干草不济,所以国外多以放牧为,调制干草为,或勉强利用头茬草作干草或青饲,利用其再生草放牧。 2.调制干草应在抽穗至期刈割;推迟刈割,则适性和养价值均降低。由于耐性强,春季返青早,秋末、冬初枯黄迟,所以利用期可适当提早和推迟。初霜前1个月至土壤封冻期间,要避免放牧,以防影响再生草的生长和越冬。每公顷干草产量,第一年为1100千克,第二年为4772千克,第三年为430千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冰草根

下一篇 冰糖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