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丝石竹
形态特征
叶线伏披针形乃至披针形,长3-6厘米,宽2.5-8毫米,无柄,基部渐狭,先端渐尖或急尖,叶脉3或5条,通常中上部叶腋生有短小的枝及叶。聚伞花序顶生,花序的分枝开展,集成圆锥状;苞卵伏披针形,膜质,基部合生,先端长渐尖,小花梗长4-10毫米;萼漏斗状钟形或筒状钟形,长3-4毫米,花后呈钟状,先端5裂至1/3-1/2处;萼齿卵伏三角形,稍急尖,边缘宽白膜质;花瓣白色至粉红色,倒卵状披针形乃至狭倒卵形,顶端微凹,长7-8毫米;雄蕊比花瓣短;于房椭圆形,花柱不超出花瓣。蒴果卵伏球形,比萼稍长;种子圆肾形,成熟时黑褐色,长约1.2-1.5毫米,两侧压扁,密被条伏微突起,背部被短尖的小疣状突起。花期7-9(10)月,果期8-10月。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或圆锥形。茎高50-70cm,紫色,有毛,上部常多分枝。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披针形,全缘,主脉3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淡紫色;花萼短钟形,长2mm,5裂,裂片广卵形,边缘膜质;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10;花柱2。蒴果球形。花期8-9月。
分布范围
生于草原、丘陵、固定沙丘及石砾质干山坡。分布于中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蒙古。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