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北细辛

北细辛 称:细参、烟袋锅细参英文称:Asarum,Chinese Wild Ginger拼音称:xi xin bei xi xin细辛(Asarum,Chinese Wild Ginger )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细辛性味:性温,味辛。《农本草》列为上品细辛部纤细、气味辛香,味道辛辣、头有麻痹感。细辛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阴湿处。能耐严要分布于辽宁省、吉林......
目录

基本概述

  细辛(Asarum,Chinese Wild Ginger )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细辛性味:性温,味辛。《农本草》列为上品细辛部纤细、气味辛香,味道辛辣、头有麻痹感。细辛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阴湿处。能耐严要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亦有少量分布。细辛细参、烟袋锅

植物形态

  细辛常卷缩成团,横生呈不规则,具短分枝,长1~1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粗造, 有环节间长0.2~0.3厘米,分枝端有碗状的痕。细长,密生上,长10~20厘米,直径0.1厘米。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痕。基生1~3,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厘米,宽6~12厘米,表面淡绿色。有的有多皱缩,钟暗紫色,花被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几全部相贴。果实半球辛香,味辛辣、麻,为多年生草本。夏季果实成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

  细辛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阴湿处。要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亦有少量分布。

化学成分

  1、全草含挥发油2.65%,油中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methylleugenol),其他尚有黄樟醚(safraole),优香芹酮(eucarvone),β-蒎烯,α-蒎烯,榄香素,细辛醚(asar-icin)等多种成分。

  2、尚含dl-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和(2E,4E)-N-异丁基-2,4-癸二烯酰胺等。

显微鉴别

  细辛后生表皮为1列类细胞

  细辛横切面:

  1、后生表皮为1列类细胞,其外侧常残留表皮细胞。

  2、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充满类球淀粉粒。有含油滴的油细胞;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较粗的中有时可见石细胞

  3、中柱鞘部位为1列薄壁细胞。

  4、维管束次生组织不发达,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成层隐约可见,其外侧有皮部细胞。

  细辛叶片表面观:表皮上有油细胞、保护毛和气孔

  1、油细胞为上凸或下凹的细胞。

  2、保护毛,由1~7个细胞组成,壁上有状突起,下表皮的保护毛比上表皮多,上表皮的保护毛多分布于叶脉处。

  3、气孔不定式。

  4、海绵组织含少量草酸钙砂晶及小方晶。

  华细辛叶片表面观:上下表面气孔为不定式,具有不规则的油细胞及下陷,具有细胞。上表面有多细胞的保护毛,叶脉上着生指套状的单细胞保护毛;上表面仅叶脉上有稀疏的多细胞保护毛。

药用价值

  细辛有降止咳功效

  1、全草入药,用为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之效。细辛大辛纯阳,为药中猛悍之品,以温烈为能事,用之得当,则其效立见。兹略临床运用之数端于次。

  (1)降止咳

  前人曾象地把喻为钟,所谓“如钟,撞则鸣”,外而风寒热,七情致损,皆可以影响于,使失宣肃降之常,发为咳嗽细辛所治之咳嗽气逆,乃为外有水饮,中外皆小青龙汤便是代表。此结构,大率分为三组,一组药是用麻桂解表(《伤寒论》原文为“伤寒表不解”)第二组药是用干姜半夏蠲除水饮(《伤寒论》原文为“下有水气”)第三组药是白芍药、五味子,甘缓酸敛,缓和药性之猛暴,使之成为有制之师。而细辛一味,在中独有深意,一层意思是助麻桂解表;一层意思是助姜夏化饮;而五味子酸敛,与细辛之辛相伍,一,意在使之宣降复常,而咳逆自止,则是第三层意思了。仲景用药之妙,在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医生治咳嗽的通病多出在两面:一是用通套的止咳方药,见咳止咳;二是宁可用清热化痰药,也不轻用辛温燥烈之品。如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膏之类,也以凉药居多,是以热咳或可以有效,咳则雪上加霜矣。这两者都错在失去了辨证论治精神

  (2)利水消肿

  肾炎初起,有类风水,‘但有夹夹热之异,其症头面浮肿、畏舌苔薄白、浮。夹热者,渴、舌红、苔黄、数,用加减越婢加术麻黄石膏苍术白术蝉蜕草、连翘金银车前草、野菊花泽兰益母草)夹者,淡、苔白、不数、不渴、畏寒,则取仲师治少阴反热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制附细辛五皮饮(桑白皮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其效甚捷,盖细辛既温少阴,又兼有水气之长,往往三五即可消肿。肾炎虽多见压增高,而麻、附均有升压作用。

  (3)宣痹止痛

  细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牙痛,症见牙龈肿痛、喜吸凉渴、舌红滑数,常用细辛石膏荆芥防风薄荷川芎赤芍药、蜂房、白芷黄芩升麻甘草配伍,既是“”,用石膏黄芩正为的当,细辛有发之长,取“郁发之”的意思。此川乌花椒,对龋齿疼痛也极有效。

  细辛也常用于痹疼痛,《农本草》谓其百节拘挛,湿痹痛”。无论风寒湿痹、风热湿痹均可用之,但寒证用量可加大,后者则仅取其宣通经隧,冲蕴结之湿热,用量则不宜重,一般3-5g即可。

  细辛亦为头痛要药,寇宗爽说它“治少阴头痛”。实际上风寒风热头痛也常用之,《局川芎以及菊花即是其例。

  (4)止痛愈疡

  疮多属于,但有虚火实火之异,实火宜清宜下,虚火可补可敛。以黄连细辛,一一热,一直折,一发越,奏消炎止痛之效,除服外,也可以黄连3份,细辛1份,共研细末,蜂蜜调外搽。对虚火疮,则常于辨证汤药之外,用细辛15g,研细末,水蜜各半调匀如糊状,放置纱布中,贴在脐部,用布密封,2日一换,一般3日左右,口腔溃疡可获愈

  由于本品味辛走窜,善于通阳结,对某些顽症痼疾红斑狼疮湿疹、肿帕金森病动过缓等,辨治中加用细辛,多可提高疗效。唯阴虚旺、舌质红者忌用。

  2、兽药用于治咳嗽喘、便秘

  3、农药作杀虫和杀菌

炮制加工

  用镐深掘,将细辛挖出,防止须根拆断,除净泥土,保持完整,捆成小把,悬挂在通的棚下阴于或晾干,但不宜在强烈日光下晒干。也不得用水洗,以免气味降低。

  炮制

  取原材料,除去泥土杂草,清水洗净,稍润、切断,及时干

用量用法

  1g~3g。外用适量,可研末吹或外。用量原则上为(粉)严格控制在3g以下,入汤据患者体质,病情及用药者的验,酌情如大量,但前提是透。细辛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榄香素、黄樟醚为要生理活性成分,也是要的毒性成分,随时间延长,挥发油挥更多。毒性成分黄樟醚在汤30分钟后仅存2%,比其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更易挥发。从药理明了较大细辛不但安全、亦有效,与众中医量使用细辛安全有效的结果是一致的。

  超药典量使用细辛,若无十足验或把握,应从小量渐增。适当加大量,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用量过小会贻误病机,使疾病缠绵难愈。但中医原则一切仍以安全为首要。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肺热咳嗽者忌用。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

  避免蓄积中毒和过量中毒中毒反应为头痛呕吐、出汗、烦躁不安、面赤、呼吸急促数、项强、瞳孔大、体温升高、压升高,继之出现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中毒救治

  过量细辛中毒救治:对症处理,催吐、洗;静注戊巴比妥钠控制抽搐昏迷者用安宫牛黄1粒、1粒烊化饲;尿闭者导尿;静点滴10%葡萄糖或糖盐水,并加入氢化可的松草药解毒可用黄连解毒汤绿豆汤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北豆根

下一篇 北沙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