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巴豆霜

巴豆霜,中药。为巴豆炮制加工品。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外用蚀疮之功效。常用于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植物种子去油的加工品。味辛,性热。归大肠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外用蚀疮。用于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
目录

入药部位

植物种子去油的加工品。

性味

味辛,性热。

归经

大肠

功效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外用蚀疮。

主治

用于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

相关配伍

用于大腹水肿。巴豆峻下,能逐水消肿,可配杏仁黄为服。如《时后》之冶水蛊大动摇有水声者。现代则用本品配绛矾,含巴绛矾,以治晚期吸虫病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

0.1~0.3g,多入用。外用适量。

禁忌

孕妇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炮制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炮制方法

巴豆仁,照制霜制霜,或取仁碾细后,测定脂肪油含量,加适量的淀粉,使脂肪油含量符规定,混匀,即得。

生理特性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无毛。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膜质卵形至长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与花萼几等大,反卷,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卵形至长,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鉴别

药材性状

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

相关论述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浮也,阳中之阳也。”

《本草疏》:“薄味厚,降也,阳中阴也。”

附注

《药典》

https://image.haosou.com/v?q=巴豆霜+中药&src=srp&fromurl=http%3A%2F%2Fgroup.hudong.com%2Fyiyao%2Fdoc%2FpGVpWQVlYdg1fZAoS.html#q=%E5%B7%B4%E8%B1%86%E9%9C%9C+%E4%B8%AD%E8%8D%AF&src=srp&fromurl=http%3A%2F%2Fgroup.hudong.com%2Fyiyao%2Fdoc%2FpGVpWQVlYdg1fZAoS.html&lightboxindex=0&id=14a4a5c7792f48ad2053df510facf730&multiple=0&itemindex=0&dataindex=0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布朗耳蕨

下一篇 巴豆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