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柄果槲寄生

柄果寄生:Viscum multinerve)为桑寄生寄生属的植物。分布在泰国越南北部、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锥栗属、柯属、山地常绿阔林中和树等植物上。植物的带可供药用,全年均可采,扎成束,晾干。具有祛湿,补,活止痛,安胎,下乳等功效。灌木,高0.5-0.7米;柱状,交叉对生或二......
目录

形态特征

柄果槲寄生灌木,高0.5-0.7米;柱状,交叉对生或二歧地分枝,小或悬垂,节间长4-6厘米,粗约1毫米。对生,薄革质,披针或镰刀,稀长卵形,长4.5-7(-8)厘米,宽1-2(-2.5) 厘米,端渐尖或近急尖,下半部渐狭;基出5-7条;叶柄短。扇形聚伞花序,1-3个腋生或生,总花梗长2-5毫米;总苞,长约2毫米,具3-5朵;排列成一,中央1-3朵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雄花蕾时卵球,长约1.5毫米,萼片4枚,三角花药,贴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蕾时椭状,长2.5-3毫米,花托长约2毫米,下半部渐狭;萼片4枚,三角,长约0.5毫米;柱头乳头状。果黄绿色,长7-8毫米,上半部倒卵球或近球,直径约4毫米,下半部骤狭呈柄状,长2-4毫米,果皮平滑。果期4-12月。

成分

从中分离得到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菜油甾醉(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树脂酸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yl acetate),β-香树脂酮(β-amyrenone),羽扇烯酮(lupenone),白桦脂酸(betu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菜油甾醇葡萄糖甙(campesteryl glucoside),豆甾醇葡萄糖甙(stig-masteryl glucoside),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 glucoside);高圣草酚(homoeriodictyol),柚皮素(naringenin),3’-甲基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azin-3-glucoside),高圣草酚-7-葡萄糖甙(homoe-rlodictyol-7-glucoside);二十七烷(heptacosane),二十八烷(octacosane),二十九烷(nonacosane),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二十八烷醇(octacosanol),二十烷醒(triacontan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生酸(arachidic acid),二十二酸(behenic acid),正二十三酸(n-tri-cosanoic acid),二十四酸(lignoceric acid),二十五酸(pentacosanoicacid),二十六酸(cerotic acid)和二十八酸(octacosanoic acid)。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200(-1600)米的山地常绿阔林中,寄生锥栗属、柯属或树等植物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南部和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广东江西乌)、福建台湾泰国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中药

柄果寄生福建植物志》

汉语拼音bing guo hu ji sheng

有柄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广西药用植物录》,寄生(广西),刀寄生台湾)。

药材基源

桑寄生植物柄果寄生Viscum multinerve(Hayata) Hayata的带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平。归

【功效治】祛湿;补;活止痛;安胎;下乳。湿痹痛;腿痛;跌打损伤;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

【各家论述】《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祛湿。用于跌打,骨折腿痛。”

选录

1.治肾虚痛:柄果寄生、女贞树寄生、五指毛寄生各15~30g,猪200g。加水800ml,分2次服,每日1

2.治神经痛(腿痛):柄果寄生、桑树寄生半枫荷寄生松寄生各15g,狗胫30g。加水300ml,分2次服,每日1

3.治压病,头晕头痛柄果寄生30g,桑树寄生15g,夏枯草10g。水频饮。

4.治妊娠中期,胎动不安柄果寄生15g,杜仲寄生12g,枸杞10g。水频饮。

5.治产后乳汁不下:柄果寄生木馒头寄生、黄豆()各15~30g,倒水莲30g,猪蹄1~2只。慢,分2次服。汤吃黄豆及猪蹄,连服5~7。(1-5出自《药用寄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柄马勃

下一篇 杯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