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刺花

白刺花 白刺,中药。为豆科槐属植物白刺Sophora davidii(Franch.)的果实种子。分布于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喉炎,衄。果具有理气消积,抗癌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痛,腹痛表皮癌和病。具有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疮毒......
目录

来源

为豆科槐属植物白刺 (Franch.)的果实种子

分布区域

产于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生长环境

生于河谷沙丘和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海拔2500米以下。

炮制方法

:全年可采,晒干。果实:夏秋采,分晒干。:3-5月未盛时采蕾及初放的鲜用或晒干。

生理特性

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有时3-4米。展,小初被毛,旋即净,不育末端明显变成刺,有时分叉。羽状复叶托叶钻状,部分变成刺,疏被短柔毛,宿存;小5-9对,态多变,一般为椭卵形或倒卵状长,长10-15毫米,先端微缺,常具尖,基部钝,上面几无毛,下面中脉隆起,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总状花序着生于小端;小,长约15毫米,较少;花萼钟状,稍歪斜,蓝紫色,萼齿5,不等大,三角,无毛;花冠白色淡黄色,有时旗瓣稍带红紫色,旗瓣倒卵状长,长14毫米,宽6毫米,先端,基部具细长柄,柄与瓣近等长,反折,翼瓣与旗瓣等长,单侧生,倒卵状长,宽约3毫米,具1锐尖,明显具海棉状皱褶,龙骨瓣比翼瓣稍短,镰状倒卵形,具锐三角雄蕊10,等长,基部连不到三分之一;子房比丝长,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柱,无毛,胚珠多数,荚果非典型珠状,稍压扁,长6-8厘米,宽6-7毫米,式与砂生槐同,表面生毛或近无毛,有种子3-5粒;种子卵球,长约4毫米,径约3毫米,深褐色期3-8月,果期6-10月。

入药部位

果实种子

鉴别

:呈长,下部常有分枝,长15-30cm,表面深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皮孔样突起,栓皮薄,多破裂成状,易剥落而显黄色较光滑的层栓皮。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有微细的放射状纹理。微,味苦。叶片或长卵叶脉明显,质较脆,易碎。微,味微涩、苦。白色,味苦涩。果实种子荚果长3-6cm,粗约5mm,珠状,近草质,含1-7粒种子种子,表面浅黄白色黄绿色,平滑有光泽,种脐合点间有一条纵直的种脊种脐微凹陷,偏向一端,呈。质坚硬,不易破碎。微,味苦,嚼之有豆腥味。

性味

、果、味苦,性味苦、性凉。

归经

、果、膀胱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果:理气消积,抗癌。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凉血,解毒,杀虫。

主治

:用于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喉炎,衄。果:用于消化不良痛,腹痛表皮癌和病。疮毒:用于衄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

、果:9-15g,或研粉冲服;外用,适量捣:13g,饮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刺花叶

下一篇 五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