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铁线蕨
来源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炮制方法
洗净,晒干。
生理特性
植株高4-14厘米。根状茎短小,直立,被黑色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2-6厘米,纤细,栗黑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2-2.5厘米,奇数一回羽状,羽片2-4对,互生,斜向上,相距1-2厘米;羽片阔倒卵形或阔卵状三角形,长宽各约1厘米,圆头,中央具1(罕2)浅阔缺刻,全缘,基部圆楔形或近圆形,两侧呈微波状,有短柄,长可达3毫米(约等于羽片长度的1/5或更短),柄端具关节,干后羽片易从关节脱落而柄宿存,顶生羽片与侧生同形而稍大。叶脉二歧分叉,直达软骨质的边缘,两面均可见。叶干后厚纸质,上面淡灰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羽轴、小羽柄和叶柄同色,有光泽。孢子囊群每羽片1枚(罕2枚);囊群盖肾形或新月形(罕近圆形),上缘呈弯凹,棕色,革质,宿存。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凉。
功效
利水通淋,清热解毒。
主治
用法用量
10-15g。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