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山蓼

山蓼:Polygonum ocreatum Linn),为子叶植物纲、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直立,成“之”状,由基部强烈地展,稀少量分枝,多少具硬毛或无毛。生山坡草地、山谷湿地,分布于极地,欧洲,西伯利亚,远东,中国(东北)。可入药。托叶褐色,微膜质,具疏长毛;或长披针,近乎线形,长3-8厘米,宽0.3-0.7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微钝,边缘向面反折,两侧具伏生的......
目录

形态特征

托叶褐色,微膜质,具疏长毛;或长披针,近乎线形,长3-8厘米,宽0.3-0.7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微钝,边缘向面反折,两侧具伏生的疏长毛。

花序展,疏松,花序部1-2个外,几乎皆由腋生出;苞披针部具暗褐色龙骨状突起,基部及边缘疏生长毛,着3-4小花梗长2-2.5毫米,比苞长,无毛,先端具关节花被长3毫米左右;果期长4-4.5毫米;雄蕊8,子房无毛,花柱3,柱头头状。

坚果三棱,长3.5-4毫米,褐色,有光泽,不超出花被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草地、山谷湿地,海拔1400-2500米。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产于吉林及蒙古东部。

世界分布

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也有。

主要价值

【拼音】Bái Shān Li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山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

【原态】

多年生草本。直立,成之状,由基部强烈地分枝,稀少分枝,多少具硬毛或无毛。托叶褐色,微膜质,具疏长毛;叶片或长披针,长3-8cm,宽0.3-0.7cm,先端渐尖,微钝,基部楔形,边缘向面反卷,两侧具伏生的疏长毛。

花序展,疏松,花序部1-2个外,几乎全部腋生;苞片披针部具暗褐色龙骨状突起,基部及边缘疏生长毛,有3-4小花梗长0.2-0.25cm,比苞片长,无毛,先端具关节花被长约3mm;果期长4-4.5mm;雄蕊8;子房无毛,花柱3,柱头头状。

坚果三棱,长3.5-4mm,褐色,有光泽,不超出花被、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冻原下界草地上,山蓼是蓼科植物山蓼的全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性味】辛;性温

【功能治】具有消食化滞、止泻的功效。消化不良腹泻症状

【用法用量】服: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碎米荠

下一篇 白山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