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果槲寄生

白果寄生:Viscum album)为桑寄生寄生属下的一个种。桑寄生灌木寄生的带寄生。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寄生于海拔一千三百至二千七百米的山地阔林带樱桃、核云南栎等植物上。全年可采收,扎束、晾干后储藏。味甘、苦。性平。具有祛湿、强筋等功效。湿痹痛、筋骨痿弱、痛腿软等。卵寄生(变种)灌木,高约0.5米;柱状,二歧地或多歧......
目录

形态特征

白果榭寄生

寄生(变种)

白果槲寄生灌木,高约0.5米;柱状,二歧地或多歧地分枝节间长3-7厘米,粗2.5-6毫米,干后具纵皱纹。对生,厚革质,倒卵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端近,基部楔形叶缘卷;基出3-5(-7)条;叶柄长约5毫米。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状,生,总花梗几无,具3朵,中央的具2枚苞片,侧生的各具一枚苞片苞片三角,长2-3毫米;雄花蕾时近球,长约2毫米,萼片4枚,三角花药雌花序聚伞式穗状,生或腋生于叉状分枝处,总花梗长约2毫米,具3-5朵,生的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各具一枚苞片苞片三角,长2-2.5毫米;雌花蕾时卵球,长2.5-3毫米;花托卵球萼片4枚,三角,长1.5-2毫米;柱头乳头状。果椭状,长8毫米,直径6毫米,宿存花柱长约1毫米,黄色果皮平滑。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7-11月。

分布范围

产于西藏(察隅、吉隆),云南。海拔1300-2400(-2700)米山地阔林中,寄生樱桃、核云南枥等植物上。不丹金、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那加山。

主要价值

功效用途

【药白果寄生

【汉语拼音】bai guo hu ji sh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ianum(Danser)Long;V.al-bumauct.nonL.]

【功效分类】祛湿药;强药;催乳药

【用法用量】服:汤,15-30g;或肉服。

【出处】《中华本草》

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给小腔注射新鲜非发酵的白果寄生植物汁10mg/kg,隔不同时间进体碳清除率测定。始时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无影响,48h后吞噬细胞指数明显增加,于120小时恢复正常;注射植物汁24小时时脾脏重量减少,48小时时增加,120小时恢复正常。将绵羊红细胞(SRBC)和植物汁(10mg/kg)或多糖组分(120mg/kg)给小腔注射,免疫3日后IgM抗体生成显著增加,在第5日和第9日脾脏的IgM-PFC数量也明显增加。将SRBC与不同量的植物汁混,给小鼠皮下注射,于5日后可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白果寄生提取液还能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抗肿作用 启果寄生要成分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对肿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白果寄生蛋白质对恶性肿细胞起着其他细胞抑制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药(毒)理白果寄生植物汁小腔注射的LD50约为32mg/kg,其多糖组分小腔注射的一次耐受量大于2.25g/k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果紫草

下一篇 白果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