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枪杆

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是木犀科梣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多生于石灰山地次生林中,尚未由人工栽培植株:落乔木,高约10米;树皮白色,密被锈色糠秕状毛和短茸毛。:幼稍扁,近四棱,密被褐色茸毛,小褐色,具纵棱,疏被柔毛和短茸毛,皮孔细小,稀疏生。羽状复叶......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乔木,高约10米;树皮白色,密被锈色糠秕状毛和短茸毛。

稍扁,近四棱,密被褐色茸毛,小褐色,具纵棱,疏被柔毛和短茸毛,皮孔细小,稀疏生。

羽状复叶长约25厘米;叶柄长2-4厘米,基部不增厚;叶轴上面具窄沟,均密被棕色茸毛;小9-15枚,革质,至披针状,长3-8(-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至阔楔形,稀呈,两侧不等大,近全缘叶缘略反卷,上面黄绿色,密被棕色茸毛,下面色较淡,密被白色柔毛和黄色绒毛,上与叶缘尤密,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7-10对,上面凹入,下面凸起,细脉不明显;小近无柄。

花序生于当年生端或上部腋,长约16厘米,密集于各分枝上半部;花序梗长;苞片线形,长2-3毫米;花梗细,长约3毫米,与苞片均密被黄色茸毛;花萼杯状,长约1毫米,平或浅裂而呈阔三角,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线形,长约3毫米;两性雄蕊2枚,伸出花冠之外,花药大,长3-3.5毫米,丝短,雌蕊长约2.5毫米,柱头棍棒状,2浅裂。

果:翅果,长3-4厘米,宽6-7毫米,中上部最宽,钝头或急尖,稀为凹头,翅甚扁平,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下,坚果长约1.2厘米,凸起,与果翅区分明。

果期:期6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广西。生石灰山地次生林中,为优势种之一,海拔500-1 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本种皮作药用,俗白枪杆”。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功能治:清热,利尿,通便。用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小便不利,便秘疟疾

【用法用量】 3~5钱。

药(云南)。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皮。

成分 树皮含新宁碱、鞣质、树脂、糖类、脂肪等。Fraxinus属植物树皮中,大多含香豆素化物。

性味 《文山草药》:"苦涩,。"

功用治 《文山草药》:"清热,利尿,通便。治膀胱炎,膀胱结石,小便不利,便秘疟疾,高烧鼻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枪杆根

下一篇 白果紫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