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猪栗

白猪(拉丁: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滇锥栗、椎、高山锥等;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幼龄树的树皮略平滑,大树的树皮深裂且较厚,块状剥落,小及果序轴生微凸起、与色相近而带灰白色皮孔花序轴均无毛。要生于海拔1500-2800 米山地杂木林中,在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西南等地都有分布;有宁的功效。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幼龄树的树皮略平滑,大树的树皮深裂且较厚,块状剥落,小及果序轴生微凸起、与色相近而带灰白色皮孔花序轴均无毛。近革质,干后略硬而脆,倒卵形,倒卵状或同时兼有卵形,长5-13厘米,宽3-7厘米,部甚短尖或,基部短尖或近于叶缘常自中部或下部起有锯齿状、很少为波浪状疏裂齿中脉面细肋状凸起,侧脉亦常微凸,每边6-9条,支甚纤细,嫩有黄棕色、糠秕状略松的腊鳞层,成长呈灰白或银灰色;叶柄长7-15毫米。雄穗状花序很少单穗腋生,花序轴无或几无毛;雄花雄蕊12、稀10枚;雌花序轴无毛,花柱3。稀2枚,长约1/2毫米。果序长10-15厘米,轴粗2-3毫米,幼嫩壳斗通常,成熟壳斗阔卵形或近,基部具狭而略长的柄,斜向上升着生于果序轴上,2或3瓣裂,连刺直径15-20毫米或稍更大,刺长3-6毫米,很少更长,离生或在基部合生及稍横向连生成或螺旋3-5个刺环,很少合生至中部或中部稍上而具短小的鹿角分枝,壳壁及刺被黄棕色蜡鳞及伏贴的微柔毛;坚果卵形,横径13-14毫米,高10-15毫米,端柱座四周有稀疏细伏毛,果脐在坚果的底部。期4-5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0-2800 米山地杂木林中,常为亚高山松栎林的要树种,有时成小纯林。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

主要价值

【功能治】宁心悸耳鸣

【用法用量】服:研末,糖水送服,30-60g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剥去总苞,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猪栗根

下一篇 白狼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