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石英

白石英为少常用中药,《农本草》列为上品。市场上白石英的原矿物要为石英(Quartz),但亦有不少地区应用解石(Calcite)。称:白石英(Quartz album)采制:全年皆可采掘,掘出后,拣选纯白色的供用。炮制:1.生用:洗净晒干,碾碎即成。2.用:取净白石英砸碎,装入砂罐,置炉透,一次(每100斤用20斤),取出,晾干,碾细即成。药材及产销: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
目录

基本资料

称:白石英(Quartz album)

采制:全年皆可采掘,掘出后,拣选纯白色的供用。

炮制:1.生用:洗净晒干,碾碎即成。2.用:取净白石英砸碎,装入砂罐,置炉透,一次(每100斤用20斤),取出,晾干,碾细即成。

药材及产销: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

产地及销售习惯:全国各地均销,但销量极小。

成份:二氧化硅SiO2。其中Si:53.3%,O:46.7%;此外,尚含有不同的杂质。据北京院药系分析1958年北京市售品,除二氧化硅外,尚有Al3+,Fe3+,Na+,k+等。

药材鉴别

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乳白 色,有的微带黄色。表面不平坦而光滑,不透明至微透明,有脂肪样光泽。质极坚硬而体重;砸断面不平齐,边缘较锋利,可划刻玻璃。无、味无。

附注:

1.上海北京地区所用 石英为 水晶。水晶和白石英为同一矿物,只水晶的结晶比较完整而透明,呈不规则块状。全体无色或微呈白色,透明,有 玻璃光泽,质极坚硬,砸断面似玻璃断面。余同白石英

2.有许多地区所用的白石英实际为 解石,又因各地的生药态不同,可分为三类:

(1)从山东及广西购到的样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全体呈乳白色或微带黄色;表面较平滑,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较坚硬,体重。砸断面不平齐,可见柱状结晶

(2)从湖北、四川宁夏河南江西及江苏南京等地购到的样品:呈不规则块状。全体呈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呈粒状突起,不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重。砸断面不平齐,碎成无数细小粒状或碎状结 晶

(3)北京地区白石英混杂有另外一类的 解石。呈整齐的扁块状或状。全体呈白色或微带粉色或灰色。表面平滑,透明至半透明,有石样光泽。质硬而体重。砸断面可见纵横直解理,并碎成小方块状或状结晶。

以上三类样品,条痕均为白色,可溶于盐酸,并生CO2

以色白、无杂色及杂质者为佳。

3.为了便于区,今列生药的检索表如下:

1.加盐酸不溶解,不生CO2,能划刻玻璃..2.多呈白色,不透明,条痕白色----------------------------白石英..2.多无色,透明,条痕无色----------------------------------- 水晶

1.加盐酸溶解,生CO2,不能划刻玻璃--------------------- 解石

4,"本草纲"白石英项下"录"的记载:"大如指,长二、三,六面如削,白澈有光,长五、六者弥佳。"又寇宗爽之语,称:"白石英状如 紫石英,但差大而六稜,白色如水晶。"据此,本草的白石英似为矿物的石英而非解石。

出处

1.《本》。

2.《 吴普本草》:白石英,生太山。紫石英,白泽,长者二、三。采无时。 3.《 录》:白石英,生华阴山谷及太山。大如指,长二、三,六面如削,白澈有光。二月采,亦无时。 4. 陶弘景:今医家用新安所出,极细长白澈者。寿阳八公山,多大者,惟须白无瑕杂者。如此说,则大者为佳。 5.《唐本草》:白石英,所在皆有,今泽州、 虢州、 洛州山中俱出。虢州者大,径三、

性味

甘,温。

①《本》:味甘,微温。

②《 吴普本草》: 歧伯、黄帝、雷公、扁鹘:无毒

③《 录》:辛,无毒

④《 本逢原》:甘,温, 无毒

归经

①《 本草蒙筌》:入

②《纲》: 手太阴、阳明分。

③《 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阳明

功用主治

,安,利小便。

咳喘,阳痿消渴不安,惊悸善忘, 小便不利, 黄疸石水风寒湿痹。

①《本》:消渴,阴痿不足,咳逆(一作'呕逆'),胸间久,益,除湿痹

②《录》:疗 肺痿下气,利小便,补五脏

③《 药性论》:能治 肺痈吐脓,治嗽逆上气,疸黄。

④ 王好古:实大肠

用法用量

服:汤,15~25克;或入

宜忌

①《 本草集注》:恶马 毒公。

②《 本草求真》:忌 芥菜、蔓菁、 芜荑、葵、 荠苨

③《 得配本草》:久服多服则元下陷。

选方

①治饮冷,冲逆,作咳作喘,或为哮呛,或为冷怯:白石英二两,日防饮,一月平复。(《青囊秘》)

②治 肺虚少气,补 虚羸,益,止嗽,进饮食:白石英一分(杵细者,绵裹),五味子、白茯苓附子人参各半钱,甘草。上为粗末,用水五大盏,银石器中石英至三盏,投药再至一盏半,去滓。分二服,空晚食前或鸡鸣 拂旦服。(《 鸡峰普济白石英汤)

③治腋阳衰微,津源不能上济于华池,频作渴者:白石英四两,汤饮。或加 枸杞子二两同.(《青囊秘》)

④治心脏不安,惊悸善忘, 上风热化痰白石英一两,朱砂一两。同研为。每服半钱,食后夜卧,金、银汤调下。(《 简要济众》)

⑤治五劳七伤,羸瘦,体热心烦, 小便不利,夜多恍惚:白石英五两(炼成粉者), 地黄二两,白茯苓二两,人参三两(去芦头), 天门冬五两(去), 皮二两。上药捣罗为末,入 石英粉研令匀, 炼蜜和捣五,七百杵,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 黄耆汤下三十。(《圣惠白石英)

⑥治坚胀满,世号 石水白石英十两,明净者。、捶如大豆大,以瓷瓶盛,用好二斗浸,以泥重封瓶 ,以马粪及糠烧之,长令小沸,从卯至午即住。日可三度,暖一中盏次之。如不饮,即随性少饮之。其白石英,可更一度烧用。(《圣惠》)

⑦治虚冷痹,诸 阳不足,及 肾虚耳聋,益:一白石英三两,坩埚 三次,入瓶中密封,勿泄。、每早温服一钟,以少饭压之。二 磁石(五次)、白石英各五两。绢袋盛,浸一升中五、六日。温服,将尽更添。(《 千金翼》)

8治湿疼痛: 白石榴鲜三两,冰糖一两。井水一大碗冲,分三次服。(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9治蛔虫、 白虫:白石榴全一两。清水服。(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③治 虫病:鲜白 石榴根一两,水一次顿服。连续服三至四天。(《福建草药》)

10治 前列腺炎:鲜石榴根一两,猪肉吃。(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药对》: 湿可去枯,即 紫石英白石英之属是也。 2.《 本草衍义》:紫、白二石英,当攻疾,可暂 汁用,未闻久服之益。 张仲景( 汤)之意,只令fu咀,不为细末者,岂无意焉。其久服,更宜详审。 3.《本草备要》:湿即润也。润药颇多,石药终,而 徐之才取二石英为润,存其意可也。 4.《本》:消渴, 阴痿不足, 咳逆(一作 呕逆),胸间久, 益,除湿痹。 5.《录》:疗 肺痿下气,利小便,补五脏。 6.《 药性论》:能治 肺痈吐脓,治嗽逆 上气,疸黄。 7. 王好古:实大肠

中药方剂

1. 温下气白石英甘温,质重降,入。则温下气。常用于 咳喘, 肺痿

2. 温壮阳白石英甘温,甘能补益,温能助阳,入,故能温壮阳,常用于阳萎, 消渴

3.镇: 本品重可镇怯,又入,有镇之效,常用于惊悸善忘等

4.利水消肿:本品甘温,入为水之上源,为水之下源,本品能温下气则熊宣降,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因能温壮阳,则气化,因而有利水之功效。常用于 黄疸, 小便不利,浮肿等

5.通痹:白石英性温。《 农本草》载:“除湿痹”。《 千金翼》则选用白石英,治“虚冷痹”。若困居处潮湿,涉水冒雨,候剧变,冷热交错,以致 风寒湿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血痹阻,而致的 风寒湿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 热痛减,遇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 弦紧。此乃 偏盛。可用白石英温通而除痹。

6. 涩肠止泻:本品为矿石类药物,王好古说:“实大肠”,故能涩肠止泻。可用于 久痢,症见久痢不愈,便脓,色暗不鲜, 小便不利,腹痛喜温等。此乃 脏气虚寒不固,滑而成。可用白石英,温阳涩肠止泻

7.鉴应用:白石英紫石英均熊镇定惊, 温下气,然白石英偏于温下气紫石英偏于镇定惊。又白石英能温助阳,利尿消肿,而紫石英能益 暖宫,用于子宫虚冷不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矾

下一篇 白石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