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玉簪

紫玉簪 紫玉簪(拉丁:Hosta albo-marginata(Hook.) Ohwi)是天门冬玉簪植物,原产于日本,中国北京江西栽培。其喜温暖、湿润性候,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蘖力和耐力极强。紫玉簪叶片或卵状,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钝或近楔形花葶高可达60厘米,数朵苞片近宽披针,膜质,单生,盛时从花被管向上逐渐扩大,紫色多年生草本,高达60~70厘......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70厘米。 粗壮。 单叶基生;柄长约25厘米;叶片卵形,长达16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稍作波状,基部楔形,其两侧下延几达柄之基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叶脉约7对,弧,凸出而明显。 花葶丛中抽出,长约60厘米,花葶中部有状膜质苞片总状花序,有短梗,长1厘米,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绿色花被6,淡紫色,钟,长约1.7厘米,先端6裂,裂成三角雄蕊6,丝较花被稍长,药红紫色;子房无柄,长,3室,花柱丝长,柱头头状。蒴果,筒,两端尖,长约3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期6月。果熟期8~9月。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亦有栽培

紫玉簪粗壮,簇生须根叶基生成丛状,叶片多为卵形,长10—20厘米、宽6—15厘米,具有7对,边缘平或微有波状叶柄长10—20厘米,较应用于壮。花葶丛中抽出,高50厘米以上。总状花序生数紫色,长4—5厘米,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果期8—9月(结实量很少)。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性候,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蘖力和耐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质均能良好地生长。4月上、中旬返青,9月下旬至10月初进入枯萎期,年生长 175—185天。

紫玉簪

由于 紫萼玉簪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因此,既可盆栽,又可地栽。

(1) 盆栽:要用于家院、公共场所等。

(2) 地栽:小区、公园、绿化林下空地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的华东、西南等地区,东北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极具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此外,全草有治疗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等功效。

繁殖栽培

紫玉簪首先将栽培地翻耕,深度15—20厘米,除净石块、树等杂物,然后施入适量充分 腐熟的厩肥于地表,再耙细、耙平。移栽时每5—8株,想办法10—15厘米、15厘米,浇透水,隔2—3天再浇一次。实践明:春、秋时移栽效果最好,夏季移栽次之。 紫萼玉簪移栽后极易成活,见效快,移栽3—4年数量可增加1—2倍;因此,具有投入少、回报高的优势。可以粗放式管理。

疾病防治

(1) 白绢病:要是植株间过于密集、雨季积水时间过长造成的。病株表皮褐色状,长有月色 菌丝,最后白色 菌丝层,状如白色丝绢,导致叶柄基部腐烂、倒伏。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25% 克枯星300—400倍液浇灌基部。

(2) 病:多雨时排水不畅、湿度过大造成。要危害叶片叶柄花梗植株长有或近现斑,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药物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80%炭福美600倍液喷施。

主要价值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温平。"

功用治:①《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肿,白带咽喉红肿。"

②《重庆草药》:"调气,和,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用法与用量:服:汤,3~5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背三七茎叶

下一篇 白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