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花菜

白花菜 菜(拉丁:Gynandropsis gynandra (Linnaeus) Briquet),俗菜、羊角菜,是罂粟菜属植物菜为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掌状复叶,边缘有细锯齿或有腺纤毛。其苞片由3枚小组成,花瓣有爪白色,少有淡黄色或淡紫色花盘锥状。果呈种子黑褐色近扁球,不具种皮果期要在7-10月。菜性喜向阳温暖,耐热性强耐肥,抗逆性强......
目录

形态特征

白花菜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植物,高1米外,常被腺毛,有时上变无毛。无刺。为3-7小掌状复叶,小倒卵状、倒披针菱形端渐尖、急尖钝形,基部楔形至渐狭延成小叶柄,两面近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或有腺纤毛,中央小最大,长1-5厘米,宽8-16毫米,侧生小依次变小;叶柄长2-7厘米;小叶柄长2-4毫米,在汇处彼此连生成蹼状;无托叶

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少数至多数;苞片由3枚小组成,有短柄或几无柄;苞片中央小长达1.5厘米,侧生小有时近消失;花梗长约1.5厘米;萼片分离,披针卵形,长3-6毫米,宽1-2毫米,被腺毛花瓣白色,少有淡黄色或淡紫色,在蕾时期不覆盖着雄蕊雌蕊,有爪,连爪长10-17(-20)毫米,瓣或阔倒卵形,宽2-6毫米;花盘稍肉质,微扩展,锥状,长2-3毫米,粗约2毫米,果时不明显;雄蕊6,伸出花冠外;雄蕊柄长5-18(-22)毫米;雌蕊柄在两性中长4-10(-16)毫米,在雄花中长1-2毫米或无柄;子房线柱花柱很短或无住,柱头头状。果;斜,长3-8厘米,中部直径3-4毫米,雄蕊柄与雌蕊柄果时长度近相等,约5-20毫米。种子近扁球黑褐色,长1.2-1.8毫米,宽1.1-1.7毫米,高0.7-1毫米,表面有横向皱纹或更常为具状小突起,爪张,但常近似彼此连生:不具种皮期与果期约在7-10月。

生长习性

白花菜菜性喜向阳温暖,耐热性强,适炎夏栽培种子最适温度为 28-30度,生长最适温度为30度左右。喜光,耐肥,抗逆性强,抗病,不怕暴雨,但不耐干旱。

分布范围

白花菜菜属广域分布物种,在中国自海南岛直分布到北京附近,从云南直到台湾,可能原产古热带,现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都有。是低海拔村边、道旁、荒地或田野间常见杂草及药用植物

繁殖栽培

栽培

选地整地

菜对土壤要求严格,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2-3年未种过十科蔬菜的旱地或水田的砂质土或壤土,不宜选择冷水田或低湿栽培。播种前要深耕施足基肥,施腐熟的猪牛栏肥11.25-15吨/平小时。土地平整后作厢,厢宽1.0-1.5米,沟宽约33.3厘米,深约10厘米,厢面平整,耙细,土壤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能为宜。

定苗间苗

出苗后6-8天、苗高3.3厘米左右、2-3时,为促进幼苗早发蔸,用0.5%尿素加4%蔗糖混液进面喷施1-2次。3-4时应及时间苗定苗,株20厘米为宜。

施肥

采取平衡施肥原则,要求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少施化肥。分期适时追肥,追肥以氮肥为生长前期追肥2-3次,一般定植后10-15天浇1次提苗肥,施稀水粪15吨/平小时,以后每隔5-10天浇施腐熟稀水粪15.0-22.5吨/平小时或尿素120-150千克平小时,当植株有12-13时施1次花芽分化肥,施氮、磷、钾三元素复肥(15∶15∶15,下同)300-375千克/平小时,现蕾时结中耕培土,追施球膨大肥,施氮、磷、钾三元素复肥375-450千克/平小时,收期每采收1次追肥1次,促进侧生长,施氮、磷、钾三元素复肥225-300千克/平小时。

水分

需水量较大,尤其在成期要及时浇水或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应注意种植菜的田块不能积水,雨季要及时排水,做到雨停田干。

采收

白花菜菜要标准、及时、分批采收。标准采就是在花瓣出时采,能保持腌菜特有的色、香、味;采晚了则香味淡,粗纤维多,品质差。分批采就是在整个生育期分4-5批采。第1批是在播种后20天左右、株高20厘米左右时采。采时将每株离地面3厘米处折断,上留下的侧继续生长。采摘后施1次人粪尿,过5-6天采第2次。第2次采收时,只采达采摘标准的侧,其上的腋芽萌发出二级侧,这样采摘1次侧,增加1级侧的不断重复,可使采摘期延续到2个月左右,整个生育期以中期产量最高。每季产量可达19.5-22.5吨/平小时,待6月至7月上旬产量下降时,可用上季的种重新播种栽培,去掉上茬。

病害防治

白花菜菜整个生育期病害较少,一般不需防治。虫害以菜青虫、小地老虎、蚜虫等为。防治菜青虫可用20%三唑磷乳1.5千克/平小时对水750千克喷雾;防治小地老虎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等800-1000倍液喷洒地面;防治蚜虫可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2000-3000倍液,或20%的吡虫啉可溶性粉6000倍液喷施。

繁殖

选择生长旺盛的红梗菜留种,留种的菜不采收, 30 天左右就可发育成熟,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装于布袋中,置于通处贮藏。

播前将种子晾晒1天,以提高发率,做好发试验,要求发率在90%以上,播种量为2.25-3.00千克/hm2,用细土拌播,清明后至8月中旬均可播种,如使用薄膜和大棚,可提前至3月上旬播种,推广条播,提倡移栽,由于菜幼苗出土力差,应选择晴天播种,切忌选择下雨时播种和播后即下雨的天,播后第2天即打药除草,用量与常规用量相同。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腌制熟的白花菜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17种微量元素,有氨基酸及人体必须的钙、等元素。其中每100克菜中含有氨基酸19.5毫克、钙202毫克、4.18毫克,明显高于其他阔蔬菜。这种菜具有独特的味,是闻遐迩的地特产。其腌制后可食用,是夏季要的一种腌菜,可肉、蛋或单。其味清香鲜美,能提生津、增进食欲。

药用价值

种子碾粉功似芥末,含油约25%,供药用,有杀头虱、家畜及植物寄生虫之效;种子服可驱肠道寄生虫,外用能疗创伤脓肿

全草入药,味苦辛微毒,下气水洗。捣烂湿痹痛,擂饮止疟;制成混,能疗头痛,局部疼痛及预防化脓累积;因有抗痉挛作用,亦为产科临床用药。

白花菜全草(菜):苦、辛,温。祛,活止痛,解毒消肿。用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痔疮,带下病,疟疾痢疾

种子菜子):苦,辛。微毒。湿,活止痛。外用于痔疮湿痹痛,疟疾

【维药】海布瑞夏特,扎翁,哈罗,霍茹:全草、种子治用于杀寄生虫《维医药》。

【德昂药】刀艾热:用于湿疼痛,跌打损伤,痔疮《德宏药录》。

【景颇药】Ang chunnam: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

【阿昌药】菜子: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

物种危害

白花菜菜一次食用多量,或少量多次食用后易中毒,会有选择性地损害四肢运动神经和视神经。曾有6例食用菜后12小时左右,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其中3例病情较重,发现瞳孔大,对光反应迟钝微隆起,肠鸣音减弱。常规处理,3天后恢复。

植物毒性

菜一次食用多量,或少量多次食用后易中毒,会有选择性地损害四肢运动神经和视神经。 曾有6例食用菜后12小时左右,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其中3例病情较重,发现瞳孔大,对光反应迟钝微隆起,肠鸣音减弱。常规处理,3天后恢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花菜子

下一篇 夏枯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