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花鬼针草

白花鬼针草 鬼针草(拉丁:Bidens alba (L.) DC.),菊科鬼针草植物鬼针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钝四棱,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下部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前枯萎;中部具长1.5-5cm无翅的柄,三出;小常为3格,小羽状复叶,两侧小或卵状,先端锐尖,基部近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边缘有锯齿生小较磊,长或卵状长,先端渐尖,......
目录

形态特征

白花鬼针草鬼针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钝四棱,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下部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前枯萎;中部具长1.5-5cm无翅的柄,三出;小常为3格,很少为具5(-7)小羽状复叶,两侧小或卵状,长2-4.5cm,宽1.5-2.5cm,先端锐尖,基部近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边缘有锯齿生小较磊,长或卵状长,长3.5-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具长1-2cm的柄,边缘锯齿,上部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

头状花序有长1-6(果时长3-10)cm的花序梗;总苞苞片7-8枚,条状匙,外层托披针层条状披针5-7枚,状倒卵形白色,长5-8mm,宽3.5-5mm,先端钝或有缺刻;盘筒状,长约4.5mm,冠檐5齿裂。

瘦果黑色,条,长7-13mm,先端刺3-4枚,长1.5-2.5mm,具倒刺毛。

生长习性

生于村旁、路边及临野。

分布范围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主要价值

白花鬼针草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

膀胱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感冒发热湿痹痛;湿热黄疸肿疮疖。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利湿退黄药

生药材鉴定

头状花序边缘具5-7枚,状倒卵形,长5-8mm,宽3-5mm,黄白色,先端钝或有缺刻。微,味微苦。

剂型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植物研究

坎皮纳斯大液研究中的科研人员从这种草中提取有效物质,针对前列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5种癌细胞分了实验。在所有实验中,鬼针草的提取物都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花鹅掌柴

下一篇 白花铁线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