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苋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从基部分枝,分枝铺散,绿白色, 有不明显棱角,无毛或具糙毛。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长5-20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具凸头,基部渐狭,边缘微波状,无毛;叶柄长3-5毫米,无毛。花簇腋生,或成短顶生穗状花序,有1或数花;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2-2.5毫米,稍坚硬,顶端长锥状锐尖,向外反曲,背面具龙骨;花被片长1毫米,比苞片短,稍呈薄膜状雄花者矩圆形,顶端长渐尖,雌花者矩圆形或钻形,顶端短渐尖;雄蕊伸出花外;柱头3。胞果扁平,倒卵形,长1.2-1.5毫米,黑褐色,皱缩,环状横裂。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至黑棕色,边缘锐。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习性
一年生草本植物。常于瘠薄干旱的沙质土壤上生长,于旱田、休闲地、路边及荒地常见。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在无霜期内可分批播种,陆续采收。
生田野间。分布我国南北各地。生在人家附近、路旁及杂草地上。
地理分布
植物危害
为害特点:一般性杂草。危害中耕作物及 牧草。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