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郎花

椴树植物峨眉椴的皮。味苦辛,性凉。具有行气的功效。【药材白郎 【出处】出自 《四川中药志》。 【拼音】 Bái Lánɡ Huā 【英文】 root-bark of Omei Linden 【来源】 药材基源:为 椴树植物峨眉椴的皮。 【拉丁】Tilia omeiensis Fang 【药用部位】峨眉椴的皮。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无毒。入肝经。 【功效治】行气通......
目录

基本信息

【药材白郎

【出处】出自 《四川中药志》。

【拼音】 Bái Lánɡ Huā

【英文】 root-bark of Omei Linden

【来源】 药材基源:为 椴树植物峨眉椴的皮。

【拉丁】Tilia omeiensis Fang

【药用部位】峨眉椴的皮。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无毒。入肝经

【功效治】行气。治跌打损伤及五痨七伤

【采收储藏】夏、秋季挖,洗净泥土,剥取皮,切段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800m的常绿林中。

【用法用量】服:肉,0.5-1两;或浸酒

【原生态】峨眉椴落 乔木,高约10米。卵形芽鳞或较钝。互生;长或长卵形,长9~11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全缘,幼时密被灰色的星状毡毛;叶柄长2~3厘米。聚伞花序9~12朵;苞片线状长,长14~16厘米,宽2~2.2厘米,下面密被星状毡毛;萼5,狭三角,外侧被灰色毡毛,侧被长柔毛;花瓣5枚,黄色,卵状披针雄蕊多数,退化雄蕊5枚,花瓣状;子房倒卵形,被浓密灰色毡毛,柱头5裂。果实卵形,被灰色星状毡毛。期7月。果熟期10月。生于海拔1000-1800m的常绿林中。 分布于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考:出自《四川中药志》)

动植物形态

峨眉椴,乔木,高7m。嫩纤细,与顶芽无毛。互生;叶柄长3-3.5cm,纤细,无毛;叶片卵形,长9-11cm,宽4-5cm,先端急锐尖,基部斜心形截形,上面橄榄绿色,无毛,发亮,下面黄绿色,被紧贴短星状茸毛,边缘近全缘,或近先端有少数小齿侧脉5-6对。聚伞花序长7.5-9cm;有3-12朵,花序柄及花柄均纤细,无毛;苞片狭窄倒披针,长7-16cm,宽1-2.2cm,先端钝,基部狭窄,无柄,上面发亮,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与花序合生萼片长4-5mm,长卵形,外面有黄褐色星状柔毛;花瓣长6mm;退化雄蕊花瓣状,比花瓣稍短;雄蕊长4-5mm; 子房被茸毛,花柱长3mm,无毛。果实卵形,直径8-9mm,无棱,被茸毛。期7月,果熟期10月。(出处《 中华本草》)

以上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酒草

下一篇 白透骨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