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独角莲

独角莲 独角莲(拉丁:Typhonium giganteum Engl.),俗白附、芋叶半夏、麻芋子,是佛焰苞天南星犁头尖多年生草本植物独角莲块茎卵形、卵球或卵状,径2-4厘米,颈部生须根;幼卷角状,后展,箭,长15-45厘米,宽9-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叶柄,长约60厘米,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1-2年生植株有1,3-4年生的......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茎卵形,卵球或卵状,大小不等,直径2-4厘米,外被暗褐色鳞片,有7-8条环状,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通常1-2年生的只有1,3-4年生的有3-4花序同时抽出。叶柄,长约60厘米,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叶片幼时卷如角状(因),后即展,箭,长15-45厘米,宽9-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成70度的锐角,钝;中肋面隆起,I级侧脉7-8对,最下部的两条基部重叠,集与边缘相5-6毫米。花序柄长15厘米。佛焰苞紫色,管部或长卵形,长约6厘米,粗3厘米;檐部卵形,展,长达15厘米,先端渐尖常弯肉穗花序几无梗,长达14厘米,雌花,长约3厘米,粗1.5厘米;中性花序长3厘米,粗约5毫米;雄花序长2厘米,粗8毫米;附属器紫色,长(2-)6厘米,粗5毫米,,直立,基部无柄,先端钝。雄花无柄,药室卵裂。雌花:子房平,胚珠2;柱头无柄,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情况

中国特有物种,产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西藏南部。以长白山野生药用为最佳。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有栽培

生长习性

生于荒地、山坡、水沟旁,海拔通常在1500米以下。喜温和湿侯,能耐耐阴.耐干旱,可与林果庄稼作物间作,沙质土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环境

一、独角莲喜凉爽和较阴湿的环境,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一般的黑壤土壤土、平地、坡地和山地都可以生长,但土壤不宜过粘或过碱。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粮田、蔬菜地均生长良好。栽培试验,林下栽培葡萄地、果树地兼作均可获得高产。

繁殖

二、独角莲采用块茎种子繁殖,而以块茎无性繁殖,在秋季收获时,利用球茎四周生出来的小球茎作种栽。小球茎分带与不带的两种,带的较大球茎栽植后可当年收获,不带的小球茎栽填次年收获。秋季选留收获的小种,用干细泥沙分层堆积,贮藏越冬。

独角莲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栽植,南以4月初栽植为宜。在整好的土地上,1.3米宽的畦,据地势情况,可做成平畦或高畦,然后在畦上横沟,沟 22-26厘米,深7-10厘米,每隔7-10厘米栽植块茎一个,嘴向上,每亩施入2000-3000公斤厩肥或堆肥,施入粪肥后,盖土与畦面齐平,覆土深度4-5厘米,略镇压,每亩用小块茎20-25公斤。

独角莲出苗较晚,一般6月出苗,生长期也短。6月中旬中耕除草,并施入人畜粪水一次,8月上旬再中除、追肥一次。独角莲喜潮湿气候环境,在生育期天旱时要适当灌水,不要使土壤影响产量。

采挖

三、独角莲一般在9月下旬采挖,大小分,将大的除净泥土和须根,晒干,供药用,小球茎留作种栽。将小球茎贮放于窖,窖温要保持在2-5℃之间。

主要价值

《民间草药》、《中药大辞典》记载,独角莲球茎供药用,逐寒湿、祛、镇痉。治中壅,眼歪斜、伤风;治跌打损伤、淋巴结核。现代医研究表明,独角莲除上述药用外,对各种、毒、疮、疖均有特殊医疗效果,民间用独角莲配药治疗硬化糖尿病均有独特疗效。

药用价值

成分

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 glucoside)、皂甙(Saponin)、醇(Inositol)、蛋白质(Protein)、黏液质(Mucilage)、草酸钙(Calcium oxalate)、蔗糖(Sucrose)、碱(Choline)、尿嘧啶(Uracil)、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琥珀酸(Succin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以及相应的甘油酯。

药理作用

独角莲注射治疗已感染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豚,有一定治疗作用。其疗效仅差于链霉素,与对照组比较效果很显著。随用量加大而作用增强。、犬、豚实验表明毒性很低。

【异】:野半夏(《江西民间草药》),犁头尖、剪刀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红(《泉州本草》)。

【来源】:为天南星植物独角莲的干块茎

治】:所致中眼斜、中壅、半身不遂、伤风头痛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肿毒辣,毒蛇咬伤、惊癫痫肿毒。

【用法用量】:服,3~6克。研末服,0.5~1克。服宜制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热盛动者,以及孕妇均慎用,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炮制法】:生白附子除去杂质。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粘沫,换水后加白矾(每白附子100mg,用白矾2mg),一日后再进换水,至尝微有麻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白矾粉置锅加适量水,沸后,倒入白附子至无干,捞出,除去生姜,晾至六至七成干,切厚,干。每白附子100mg,用生姜白矾各12.5mg。

【不适人群】阴血虚热惊及孕妇服。

中毒表现】

:初期为咽喉疼痛,,麻木,烦躁不安,头晕,流涎,部烧灼痛,继之大量呕吐,腹痛剧烈,出汗,面色苍白,脱水,无力,虚脱,律失常,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严重时,头痉挛,全身麻木,最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临床应用

1. 服宜炮制后用。

2. 壅盛,经脉拘急,肢体不遂者,可与天南星半夏川乌等配伍,以加强祛之功。

3. 若侵袭面、阻滞经络,症见眼歪斜者,可与僵蚕全蝎等同用,以止痉。

4. 结聚颈项而致瘰疬肿痛者,可用鲜品捣烂涂患处;或与半夏、贝母、连翘等同用。

5.燥湿化痰、祛止痉、解毒结。

选择

①治毒蛇咬伤:鲜独角莲全草和水少许,杵烂伤处。

②治瘰疬:鲜独角莲全草杵烂,稍加鸡蛋白杵匀,患处,一日换一次。

③治跌打扭伤青紫肿痛:鲜独角莲全草适量,同酿糟或烧杵烂,伤处,一日换一次。

(选出《江西民间草药》)

4、颈淋巴腺结核(未破):鲜禹白附适量,捣烂,外患处,每日一次。

5、面部雀斑、粉刺及白屑、皮肤瘙痒:白附子白芷滑石绿豆研末洗面,

美容

体现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或防腐及护肤品中;白附子性热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止痉、解毒结作用;美容功效有润肤白面、灭瘢除黑;白附子的美容功效要是面部美容,可用于用于美白、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很多产品有使用了白附子,常常用于美容添加或防腐及护肤品中。

据民间调查,用独角莲酿制,品味清醇独特,常饮此,以及用独角莲,可防止多种疾病。

现代研究

成分

块茎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消旋醇(meso-inositol),碱(choline),尿嘧啶(uracil),琥珀酸(succinic acid),酷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三亚油酸甘油酯(linolein),二棕榈甘油酯(dipalmitin)。并含白附子凝集素(typhonium giganteum lectin)。

药理作用

独角莲注射治疗已感染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豚,有一定治疗作用。其疗效仅差于链霉素,与对照组比较效果很显著。随用量加大而作用增强。、犬、豚实验表明毒性很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颖苔草

下一篇 白钩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