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鱼尾

白鱼尾是一种野生落灌木,生于山地或栽于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落灌木,高2~3米。幼略呈四棱上被灰白色柔毛。对生;卵状披针披针,长5~12厘米,宽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斑生锯齿,上面绿色,被灰白色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叶柄长3~10毫米,被毛。花序生;小,淡紫蓝色或白色;萼钟,4裂;花冠管状,先端4裂;雄蕊4;柱头......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2~3米。幼略呈四棱上被灰白色柔毛。对生;卵状披针披针,长5~12厘米,宽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斑生锯齿,上面绿色,被灰白色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叶柄长3~10毫米,被毛。花序生;小,淡紫蓝色或白色;萼钟,4裂;花冠管状,先端4裂;雄蕊4;柱头2裂。蒴果,萼宿存。期春季。

分布范围

白鱼生长在山地或栽于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

主要价值

化湿,通,杀虫。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湿痛,湿腹胀痢疾丹毒,跌打损伤,虫积腹痛

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虫痛,头晕眩呕。

②《福建草药》:驱化湿行气。治痢疾湿腹胀关节湿痛,肿毒,跌打损伤。

性味】《福建草药》:苦微辛,温,有小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大肠

使用方法

【用法用量】服:汤,3~5钱。外用:水洗或捣

【注意】《闽东本草》:体质虚弱者不宜多服。

【附

①治痢疾白鱼尾鲜或嫩一至二两,捣烂,水服。(《福建草药》)

②治丹毒白鱼尾全草三至五钱,汤服。(《闽东本草》)

③治跌打损伤:白鱼尾鲜二两,服。(《福建草药》)

④治湿腹胀:鲜驳二至三两,水,早晚分服。(《福建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鱼尾果

下一篇 白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