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鸡屎藤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长达数米。卷须二叉状分枝,与叶对生;小枝通常被白粉,枝稍带肉质,绿色,横切面为钝四角形,有纵条纹,干时易在节上脱离。单叶互生;叶辆长4-5cm,无毛;托叶斜菱形,基部楔形;叶片膜质,心状卵形或狭卵形,长5-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疏锐小锯齿或有时仅3浅裂,上面绿色,平时表面灰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花两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长约3cm,被疏柔毛,少花,第1次分枝呈伞形状;花梗长约3mm,基部常有小苞片;花萼盘状,全缘,外有微柔毛及睫毛;花瓣4,分离;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盘杯状,子房略短于雄蕊,花柱极短,近钻形。浆果肉质,倒卵形或球形,长约6mm,熟时紫色。种子1颗。
生长环境
生林下、河边阴湿处。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Bái Jī Shǐ Ténɡ
《植物名实图考》:臭皮藤,江西多有之,一名臭茎子,又名迎风子。蔓延墙屋,弱茎纠缠。叶圆如马蹄而有尖,浓纹细密。秋结青黄实成簇,破之有汁甚臭。土人以洗疮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路旁旷地或河谷两岸的疏林中。
【采收和储藏】秋季割取茎藤,切段,晒干或鲜用。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10-15g),鲜品倍量,或绞汁饮。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附方】
①治黄疸:白鸡屎藤根二至三两,黄豆半升。共磨成浆,煮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肝炎:白鸡屎藤、水苏麻、大小血藤、白薇各三至五钱。煎水服。
④治妇女血虚经少或千血痨:白鸡屎藤根一两,小血藤三钱。炖肉吃。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