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根
来源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4米。叶片长圆形,长2-3米,宽25-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厘米,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生于房前、屋后、山坡等处。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味淡,性凉。
归经
功能
清热,止渴,利尿,解毒。
主治
相关配伍
①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生芭蕉根,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太平圣惠方》)
②黄疸病:芭蕉根9g,山慈姑6g,胆草9g。捣烂,冲水服。(《湖南药物志》)
③血淋心烦,水道中涩痛:旱莲子50g,芭蕉根50g。上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太平圣惠方》)
用法用量
禁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