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菠菜

菠菜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属菠菜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极常见的蔬菜之一。苏轼诗句“北今未已,雪底波棱如甲”指的就是菠菜菠菜原产伊朗,中国普遍栽培,高可达1米,无粉,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直立,中空,脆弱多汁,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卵形,鲜绿色,柔嫩多汁,稍有光泽,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其耐,对水分要求较高,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植株易抽苔......
目录

物种起源

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古书记载可知菠菜的原产地在古尼婆罗(尼伯尔)和颇陵(伊朗)等国,在唐太宗时期由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

菠菜菠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亚洲西部的波斯(今伊朗),并北非,由 摩尔人传到西欧西班等国。《唐会要》上明确记载:菠菜种子是唐太宗时从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

宋代王溥(922~982年)《唐会要》(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载:“太宗时,泥婆罗围(今尼泊尔)献菠莜,类红蓝,实如蒺藜熟之,能益食味。”据欧阳修在成书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的《新唐书·西域传》中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罗闰曾派遣使臣向唐朝敬献菠菝。历史上另有菠菜由西国(波斯)传入之说。唐代者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菜之菠棱者,本西国中,有僧自彼将其子来。”北宋苏洵(1009~1066年)《嘉佑录》一书中记载菠菜来自两同。

史料可认为,菠菜是通过官和民间等多种途径从中亚和南亚地先后传入中国的。传入的时间最迟不晚于公元7世纪的隋唐之际,在中国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

最早传入中国的菠菜是刺粒菠菜,而菠菜则是近代由欧洲传入的。

菠菜于11世纪传入西班,此后普及欧洲各国,1568年传到英国,19世纪入美国。世界各国普遍栽培,中国各地均有种植。

形态特征

菠菜菠菜高可达1米,无粉。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直立,中空,脆弱多汁,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卵形,鲜绿色,柔嫩多汁,稍有光泽,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雄花集成球团伞花序,再于的上部排列成有间断的穗状花序花被通常4,丝丝,扁平,花药不具附属物;雌花团集于腋;苞片两侧稍扁,端残留2小齿面通常各具1棘状附属物;子房球柱头4或5,外伸。胞果卵形或近,直径约2.5毫米,两侧扁;果皮褐色

生长习性

温度

菠菜菠菜属耐蔬菜,种子在4℃时即可萌发,最适为15-20℃,生长适宜的温度15-20℃,25℃以上生长不良,地上部能耐零下6-8℃的低温。 

日照

菠菜是长日照作物,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植株易抽苔,对日照强度要求不严,可与高杆作物间套作

水分

菠菜面积大,组织柔嫩,对水分要求较高。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时肉厚,产量高,品质好。在高温长日照及干旱的条件下,生长受抑制,加速生殖生长,容易未熟抽苔。 

土壤

菠菜土壤适应能力强,但仍以保水保肥力强肥沃的土壤为好,菠菜不耐酸,适宜的pH为7.3——8.2。菠菜菜,需要较多的氮肥及适当的磷、钾肥。

分布范围

菠菜菠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中国各地均有普遍栽培

繁殖栽培

栽培

采种

原种生产

菠菜1、群体混选:必须严格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丰产性能好的雌、雄株。

选择可分三次进:第一次生长盛期,把不符标准的植株全部拔除,第2次在绝对雄蕊抽苔而未粉的时期,植株高矮,展度大小和叶片状、选择生长旺盛、叶片大、生长期长的植株,把其余的(包括绝对雄株)植株全部拔除。第三次在雌蕊前,除保持一部分雌雄株或两性植株外,把其余的雄株,劣株全部拔除。

在选苗的雌株的种子变色,变黄时,即可收割混采种。

2、原种繁育圃:鉴定比较原种后代特性,并通过再一次群体混选择,以提高种性。

3、原种圃:进一步鉴定其种子的典型性,丰产性和一致性,并繁殖大量的原种供下年原种生产田和生产用种。

菠菜采种

1、秋播越冬采种:长江流域一般11月上中旬播种

种株在5-7时越冬,翌年春季抽苔结实,采用此法采种的籽粒大产量高,要用来繁殖原种

2、冬播采种法:(北采用)

种子土壤中越冬,当年不发(播前不可催)次年3月初即可陆续出苗,采用此法,种子产量较低,但占地时间短。

3、春播采种法:3月份播种,当年收种子,此法采种的籽粒小,产量低,(抗性较弱、不越冬的菠菜品种可用此法采种)

种株的管理的采收

菠菜种子充分成熟后容易粒,又由于菠菜种株各部位的先后不同,导致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因此,当种株有1/3—1/2变黄时,就应全部收获,收获应在早晨水未干时进为宜,收获后的种株,在干的地堆置几天时间,以待种子后熟,然后抢晴天让其充分干粒。

杂交

菠菜菠菜在有刺种与无刺种间的一代杂种优势明显,且采种量也多,因此,国外生产中正在大量使用一代杂种。生产杂种的法有以下二种。

品种(自交系)间杂交

将两个配力高的品种(或自交系)隔种植,在抽苔时,将母本中的雄株、雌雄同株植株拔除,在隔离区中让其自由授粉,然后从母本株上采收的种子为一代杂种,这种法亲本保存繁殖容易,种子产量较高,但是拔雄工作费时,拔雄工作不彻底时,易出现假杂种。

利用雌株系制种

过选育获得了优良的雌株系后,就可利用雌株系作母本,优良自交系作父本,在隔离区中隔种植,一般雌株系4,父本1,任期自由授粉,从雌株系上收的种子为一代杂种。

注意事项

菠菜1、应选用尖类型作母本、类型作父本,这种配组生产的杂种优势强反之优势较弱,而同类型品种之间杂交配制一代杂种,其优势更弱。

2、注意调整期:菠菜抽苔期比尖品种要晚,为了使期相遇,应提前播种父体,或对父本进处理,一般母本在11月上旬播种,父本可在10月下旬播种。

3、父母本栽植式和比例:为了有利于传粉,父母本向应为东西向,父母本之比为1:4或2:8。

4、及时拔除母本中的雄株,以免产生假杂种。拔除法同上,同时也在拔除父本中的雌株,以保母本株上有充分的花粉

5、授粉完毕后,要及时把父本植株全部拔除,以防收获种株时产生机械混杂。

栽培技术

播种时间

菠菜春后温回升到5°C以上时即可始播种,3月为播种适期,夏菠菜于5—7月分期播种,秋菠菜于8—9月播种,越冬菠菜于10中旬—11月上旬播种。

整地作畦

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排灌条件良好、微酸性壤土较好,PH值5.5-7。整地时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整平整细,冬、春宜做高畦,夏、秋做平畦,畦宽1.2-1.5米。

播种育苗

菠菜菠菜地一般采用撒播。夏、秋播种于播前1周将种子用水浸泡12小时后,放在井中或在4°C左右箱或冷藏柜中处理24小时,再在20-25°C的条件下催3-5天出后播种。冬、春可播干籽或湿籽。亩播种3-3.5公斤。

畦面浇足底水后播种,用齿耙轻耙表土,使种子播入土,畦面再盖一层草木灰

夏、秋播播后要用稻草覆盖或利用小拱棚覆盖遮阳网,防止高温和暴雨冲刷。常保持土壤温润,6-7天可齐苗,冬播温偏低,则在畦上覆盖塑膜或遮阳网保温促出苗,出苗后撤除。

田间管理

菠菜出真后浇泼1次清粪水;2后,结间苗,除草,追肥先淡后浓,前期多施腐熟粪肥;生长盛期追肥2-3次,每亩每次尿素5-10公斤。

菠菜播后土壤保持湿润。3-4时,适当控水以利越冬。2-3时,苗3-4厘米。据苗情和天追施水肥,以腐熟人粪尿为。霜冻和雪天应覆盖塑膜和遮阳网保温,可小拱棚覆盖。春后,选晴天追施腐熟淡粪水、防早抽薹。

菠菜菠菜前期要覆盖塑膜保温,可直接覆盖到畦面上,出苗后即撤除薄膜或改为小拱棚覆盖,小拱棚昼揭夜盖,晴揭雨盖,让幼苗多见光,多炼苗,并及时间苗。追施肥水,前期以腐熟人畜粪淡施、勤施,后期尤其是采收前15天要追施速效氮肥。

菠菜出苗后仍要盖遮阳网,晴盖阴揭,迟盖早揭,以利降温保温。苗期浇水应是早晨或傍晚进小水勤浇。2-3后,追施两次速效氮肥。每次施肥后要浇清水,以促生长

病虫防治

菠菜蚜虫

用40%乐果1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喷雾。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粉1000倍液喷雾。

霜霉病

用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

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喷雾防治。

种类介绍

菠菜菠菜种子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两个变种。

有刺种

果实菱形有刺 较小而薄,戟或箭、因质地柔软,涩味少,适于食用(尖类型)。耐力耐热力较强,早熟、抽苔早。

无刺种(园类型)

果实为不规则的、无刺、叶片肥大、多皱褶、卵或不规则叶柄短、耐热性较弱、抽苔较晚、适于越冬栽培

主要价值

济价值

菠菜中国部分省市的冷冻干菠菜创汇,这带来了新的济增长点。例如,菠菜成为山东冷冻蔬菜中的拳头产品,要输往美国、日本等国家,据统计,日本的冷冻菠菜中就有95%来自山东,2013年仅山东省高密市冷冻菠菜输美就有464批次,达11201吨,共创汇808.47万美元。

食用价值

菠菜养成分

菠菜有“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质等)、辅酶Q10等多种养素。

食用

其可以常用来烧汤,凉拌,单,和配荤菜或垫盘。以色泽浓绿,红色,不着水,不老,无抽苔,不带黄烂者为佳。

常见做法有鸡翅金针菠菜汤、 菠菜粥、 鸡蛋菠菜饼、菠菜窝蛋等等。

适宜人群

1、宜食:痔疮便血习惯性便秘、坏病、压病、贫血糖尿病、夜盲症患者及皮肤粗糙过敏、松弛者适宜食用。

2、忌食:患有尿路结石、肠胃虚、大便溏薄、胃虚弱、功能虚弱、肾炎结石等病症者不宜多食或忌食。

食用

菠菜1、菠菜不能与黄瓜同吃:黄瓜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而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2 、菠菜不宜与牛奶等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同食。   3、菠菜不能和豆腐在一起吃:因为菠菜是含有大量的 草酸,而豆腐则含有钙离子,一旦菠菜豆腐里的钙质一结,就会结石,还影响钙的吸收。   4、菠菜不宜 猪肝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铜、等金属元素物质,一旦与含维生素C较高的菠菜,金属离子很容易使维生素C氧化而失去本身的养价值。动物类、蛋黄、大豆中均含有丰富的质,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苋菜菠菜同吃。因为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的吸收。   5、菠菜不能黄豆同吃。若与黄豆同吃,会对铜的释放量产生抑制作用,导致铜代谢不畅。   6.菠菜不能与钙同吃。菠菜富含草酸,草酸离子在肠道与钙结后易成草酸钙沉淀,不仅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而且还容易结石

药用价值

功能

,止敛阴润燥。治衄便血,坏病,消渴菠菜,大便涩滞。

1、通肠导便,防治痔疮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腺分泌,帮助消化。对于痔疮慢性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2、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菠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转变成维生素A,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细胞的健康,增加预防传染病的能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3、保障养,增进健康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磷,及一定量的维生素E、芸香贰、辅酶Q10等有益成分,能供给人体多种养物质;其所含质,对贫血有较好的助治疗作用。   4、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菠菜中的含氟-生齐酚、6-羟甲基蝶陡二酮及微量元素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身体健康。大量食用菠菜,可降低中的危险。   5、洁皮肤,抗衰老   菠菜提取物具有促进培养细胞增殖作用,既抗衰老又增强青春活力。中国民间以菠菜捣烂取汁,每周洗脸数次,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可清洁皮肤毛孔,减少皱纹及色素斑,保持皮肤光洁。   6、补   菠菜的蛋白质量高于其他蔬菜,且含有相当多的绿素,尤其含维生素K在菜类中最高(多含于部),能用于肠出助治疗。菠菜之理与其所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抗坏酸有,两者对身体健康和补都有重要作用。

药用部分

种子通便,治痔疮。帕菜克乌鲁克,吐米依斯帕拉种子痛和器官痛,可降热,治结核性发烧,平热性炎肿并软化肿块《维医药》。

菠菜:甘,凉。滋阴,止咳,润肠。用于头痛眩,赤眼,消渴便秘果实:微辛、甜,微温。祛窍,利肠。

性味

甘,凉。   1、《嘉祐本草》:冷,微毒。   2、《日用本草》:甘,无毒。   3、《医林纂要》:甘酸,

归经

1、《得配本草》:入手太阳、阳明。   2、《本草求真》:入肠、

用法用量

服:食或研末。

注意

医林纂要》:多食发疮。

消渴饮,日至一石者:菠蔆等分。为末。米饮服,日三。(《》)

各家论述

菠菜1、《儒门事亲》:夫者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云,以滑养窍是也。   2、《本逢原》:凡蔬菜皆能疏利肠,而菠蔆冷滑尤甚。   3、《本草从新》:菠菜,古《本草》皆言其冷,今人历试之,但见其热,不觉其冷。   4、《本草求真》:菠蔆,何书皆言能利肠。盖因滑则通窍,菠蔆质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塞之人,咸宜用之。又言能解热毒毒,盖因则疗热,菠蔆气味既冷,凡因肿毒发,并因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而始及肠,故药多从甘入,菠蔆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清解,而使其热与毒尽从肠而出矣。   5、《随启居饮食谱》:菠蔆,,通肠润燥,大便涩滞及患人宜食之。味尤美,秋种者良。   6、孟诜;利五脏,通肠胃热,解毒。   7、《日用本草》:解热毒。   8、《纲》:通血脉下气调中,止渴润爆。尤良。   9、《医林纂要》:敛阴,和。   10、《陆川本草》:入分。生、活、止、去瘀。治衄肠出,坏血症

提取物

2019年,德国发现,一种菠菜有一种蜕皮甾酮提取物,可以提高运动表现 。

植物文化

历史

菠菜菠菜是二千多年前波斯人栽培的菜蔬,也叫做“波斯草”,后在唐朝时由尼泊尔人带入中国。

唐代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1年),尼泊尔国王那拉提波把菠菜从波斯拿来,作为一件礼物,派使臣送到长安,献给唐皇,从此菠菜在中国落户了。当时 中国称菠菜产地为西域菠薐国,这就是菠菜被叫做“菠薐菜”的原因,后简化为“菠菜”;潮汕等地念做“bo ling",翻译为龙,所以又叫龙菜。

菠菜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红菜,就取其色命;还有鹦鹉菜。

宋代苏轼(1037~1101年)诗:“北今未已,雪底菠棱如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更茁。”从诗中可知当时蜀中已广泛种植菠菜,并能越冬地生产。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菠菜子

下一篇 菝葜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