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蚌泪

蚌泪面含义为的眼泪,也是一种草药称,一种类的体分泌液。 要作用于治疗清热,明,解毒。【草药】: 蚌泪容介绍】: 蚌泪 (《纲拾遗》) 【异】活水(《本逢原》),清水(《泉州本草》)。 【来源】为 科动物 角无齿、 褶纹冠或 三角帆类的体分泌液。 动物态详 蚌肉条。蚌泪分泌的液体。传说以大含胎结珠未就如泪者,沥取和色,用以作画,欲日见者于......
目录

简介

草药】: 蚌泪

容介绍】:

蚌泪 (《纲拾遗》)

【异】活水(《本逢原》),清水(《泉州本草》)。

【来源】为 科动物 角无齿、 褶纹冠或 三角帆类的体分泌液。

动物态详 蚌肉条。

词语解释

蚌泪分泌的液体。传说以大含胎结珠未就如泪者,沥取和色,用以作画,欲日见者于日中画,欲夜见者于月下画。 元 吴莱 《东夷倭人小折迭画扇子歌》:“银泥蚌泪移杳冥,绵屏红青。”参阅 清 潘永因 《宋稗类钞·博识》。

功用主治

消渴,赤眼,烫伤

①《 日华子本草》:以黄连末纳入(中)取汁,点赤眼并(眼)暗。

②《本逢原》:治初生小儿哑惊,活水磨,滴入中,少顷下黑粪而愈。

水,治汤伤。

③《纲拾遗》:清热安胎,消痰湿,解石药毒。

④《泉州本草》:治消渴饮,取清水食。

用法与用量

服:沸。

外用:涂或点眼。

生活环境

1.栖息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泥沙、礁或砾较多的海底,以足丝固着生活于礁或石块上,以潮流通畅、水质较肥的海区生长较好。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长,通常在5m的深处较多。以硅藻为食,适且生长温度在15-30℃之间,产卵期5-10月,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壳高即可达70mm左右。

2 河蚌一般适宜在中性或弱酸、弱碱性水中生活,但不同种类要求也不同。角无齿和褶纹冠在pH值 5~9之间均能生活;而三角帆常需稳定于pH7~8的水中生活。河蚌对溶氧要求不高,低限约为3毫克/升,但若长期低于此限,河蚌会大批死亡。河蚌的干旱抵抗能力较强,一般埋入土中的河蚌,干旱半月左右不会死亡,但暴在空中,尤其夏季烈日曝晒下,几小时即会死亡。

河蚌的运动能力很弱,要靠斧足在水底泥沙中缓慢犁。运动时体浅埋于泥沙中,伸出斧足向前插入泥沙,大量充使斧足膨大并以粘液附于泥沙上,然后肉收缩牵体向前滑数厘米。河蚌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少见,但阴天也常活动。

生活习性

河蚌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稻田等水体中,通常生活于水底泥沙中。自然状态下,河蚌只有身体的后端从泥沙中出,进、出水管常张,以维持体水流不息,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河蚌通常成或成带地群集生活于浅水地带,喜流动、清洁的肥水。在大江河中数量较少,仅在河湾浅水地区分布。池塘中河蚌的种类不多,但数量较大,稻田里数量则较少。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以黄连末纳入(中)取汁,点赤眼并(眼)暗。

2.《本逢原》:治初生小儿哑惊,活水磨,滴入中,少顷下黑粪而愈。生水,治汤伤。

3.《纲拾遗》:清热安胎,消痰湿,解石药毒。

4.《泉州本草》:治消渴饮,取清水食。

采收储藏

在剖杀河蚌时,收集其分泌液。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尤以北部湾较为常见,广西浦产量最高。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西沙群岛等沿海为育珠的良种之一。

3.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为热带亚热带种。

4.生境与分布同浦珠母贝。

5.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6.分布于全国各地。

7.分布于全国各地。

动植物形态

1.珠母贝,贝壳为斜四,壳质较脆,壳长50-90mm,宽18-32mm,高与长相近,较大个体高可达100mm以上。壳位于前,两侧有,前较后稍小。两壳不等,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右壳前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缘平直;,壳面淡黄褐色,同生长极细密,成状,薄脆易落,壳中部常呈磨损状近缘的排列紧密,延伸成小末端稍翘起,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壳面中部珍珠层厚而发达,具极强的珍珠光泽。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上皮组织急剧裂殖,珍珠囊,且不断分泌珍珠质,才逐渐珍珠。壳面边缘淡黄色,无珍珠层。铰线直,有一突起齿,沿铰线下有一长齿韧带褐色,前上掣痕明显,位于壳痕大,长,前端稍尖,位于壳中央稍近后

2.珠母贝,贝壳呈不规则,壳质坚厚,一般壳长110-150mm,大者可达200mm左右,高与长近等,左壳稍凸略大于右壳,壳位于缘前端并向前弯,右壳有一凹陷,为足丝出孔,两壳不明显,壳表面棕褐色或绿褐色,壳光滑,暗绿色,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鳞片鳞片延伸至壳的边缘呈棘状或锯齿状,中部鳞片落,多数留有淡白色放射状。壳珍珠层厚,有虹彩光泽,铰线直,无齿韧带强壮,紫褐色,前上掣痕较小,痕宽大,长,略呈葫芦状,外套缘黑色,肛门膜具黑色素,肥厚宽大,端有一小突起。

3.大珠母贝,贝壳近五边,略,壳质坚实厚重,成体壳长超过200mm,大者可达300mm以上,重大4-5kg,是珍珠贝中最大的一种,壳稍平,壳位于缘前端,前小,无后。壳表面鳞片排列不规则,呈灰黄褐色,放射肋淡褐色,老贝壳体鳞片落,显珍珠层,放射肋不明显。壳面具很厚的银白珍珠层,边缘部黄褐色。铰部后端稍突出。韧带宽厚,落后有一凹痕。痕宽大,的,痕面不平滑,有许多横纹。肛门膜,末端宽

4.长珠母贝,贝壳近,壳长100mm 左右,个体比浦珠母稍大,壳位于前,无前,后较长,成翼状突起,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壳表边缘鳞片层薄,成翘起。壳面具银白珍珠层,痕细长。

5.三角帆,贝壳大而扁平,壳质坚硬,外略呈三角。左右两壳紧接在一起,后缘长,并向上突起成大的三角帆状后翼,前缘短小,呈尖角状。缘近直线,略呈弧。壳面不平滑,壳部刻有粗大的肋生长线同环状排列,离宽。贝壳面平滑,珍珠层乳白色

6.褶纹冠,贝壳较大,略呈不等边三角。前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高,后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的冠。壳的后部自过错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级长近直线。壳面深黄绿色黑褐色,壳常受侵蚀而丢失表层色。珍珠层有光泽。

7.角无齿,贝壳外呈有角突的卵,前端稍,后端呈斜切状,缘呈弧。后部有自壳射出的三条粗肋。壳面绿褐色痕长。壳珍珠层乳白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蚌粉

下一篇 蚌壳草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