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贝母汤

目录

《普济本事方》卷三:贝母汤

:贝母(去,姜制)黄芩(生,去皮)干姜(生)陈皮(去白)五味子(拣)各30克 桑白皮(蜜半夏(汤浸)柴胡(去苗)桂(不见)各15克 木香 炙甘草各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咳嗽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杏仁(去皮、尖)7个,生姜5,用水220毫升,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普济本事》卷三

《御药院方》卷五:贝母汤

:贝母(去桑白皮<锉)五味子 甘草(炙,锉)各15克 款冬花60克 知母7.5克 杏仁(去皮、尖,麸炒)22.5克

制法:上粗捣筛。

功能治:化痰止咳。暴发咳嗽,多日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御药院》卷五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贝母汤

:贝母8分,石膏8分,升麻6分,知母6分,黄芩6分,栀子6分,芍药6分,杏仁5分,柴胡5分,羚羊角4分,射干4分,甘草)2分。

功能治:伤寒壮热加嗽。

用法用量:上切。水4升,1升2,为4服。1-2岁量与。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婴孺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贝母汤

:贝母(去)3分,款冬1两,麻黄(去)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1两,甘草,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伤风,暴得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外台》卷十引《小品方》:贝母汤

:贝母2两,甘草)2两,麻黄(去)4两,桂4两,半夏(洗)3两,干姜3两,杏仁70枚。

功能治:咳逆,中如水鸡声。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斗3升,先麻黄得10沸,纳药取3升,温服7,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十《小品

《活幼心书》卷下:贝母汤

:贝母1两,甘草(半半生)2钱。

制法:锉为末。

功能治:100日婴孩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或半钱,用陈大米汤,空调服盛,淡姜汤调下,或牛黄少许服。

摘录:《活幼书》卷下

《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贝母汤

:贝母(姜汁浸半日)2钱,五味子2钱,桑白皮2钱,黄芩2钱,陈皮2钱,半夏半钱,甘草)半钱,桂半钱,柴胡半钱,木香半钱,杏仁(去皮尖,)14粒,干姜)2分半。

功能治:久嗽虚寒不已。

用法用量:上(父)咀,作2服。水2盏,加生姜38分,食远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医林

《杏苑》卷五:贝母汤

:贝母1钱,知母1钱,半夏1钱,秦艽1钱,甜葶苈5分,甘草)5分,杏仁8分,橘红1钱2分。

功能治:肺劳实热,面浮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

用法用量:上(父)咀。用生姜5,水,食远服。

摘录:《杏苑》卷五

《医彻》卷四:贝母汤

川贝母1钱半,茯苓1钱,车前子1钱半,当归1钱,炙甘草3分,广陈皮7分,远志肉1钱,枣仁1钱,钩藤1钱,牡丹皮7分,桂园肉5枚,灯1握。

功能治:产后热咳嗽,不宁。

摘录:《医彻》卷四

《产孕集》卷下:贝母汤

:贝母1钱5分,连翘2钱,当归2钱,川芎2钱,桔梗1钱,白芷1钱,赤芍1钱,川续断1钱,红花5分。

功能治:气滞阻,不通,乳道壅,无乳。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产孕集》卷下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贝母汤

:贝母(,去)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1两,甘草)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伤寒后,饮水过多,卒上气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3-7,同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贝母汤

:贝母(去)1两,桑根白皮(锉)1两,紫菀1两,茯苓(去黑皮)1两,五味子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半,人参1两半,葶苈(隔纸)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产后肿满,喘急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本事》卷三:贝母汤

:贝母1两(去,姜制半日,),黄芩(生,去皮)1两,干姜(生,)1两,陈皮(去白)1两,五味子(拣)1两,桑白皮(洗净,蜜黄)半两,半夏(汤浸7次)半两,柴胡(去苗,净洗)半两,桂(不见)半两,木香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诸嗽久不愈。

临床应用:久嗽:黄师文云;戊申冬,有姓蒋者,其妻积年嗽,制此授之,一服愈。以此治嗽,悉皆愈。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杏仁7个(去皮尖,碎之)生姜7,同至7分,去滓热服

各家论述:《本事释义》:贝母气味苦甘微,入手太阴少阴黄芩气味,入手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陈皮气味苦辛微温,入手足太阴五味子气味俱全,兼入五脏桑白皮气味苦辛温,入手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柴胡气味辛甘平,入足少阳;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木香气味辛温,入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能和诸药之性,兼入十二,再生姜之达表,不专为咳嗽而设也。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嗽,故中之品兼五脏,积久成痼,能一旦肃清矣。

摘录:《本事》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贝母汤

:贝母(去)1两,麦门冬(去)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20枚,生姜(切,)1两,石膏(碎)1两,黄芩(去黑)半两,甘草,锉)1两,五味子半两,白术(锉)半两,淡竹叶1握(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乳石发,上气肺热,呀嗽,多涕唾。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至1盏,去滓,下蜜2钱搅匀,空温服

若取利,入芒消1,汤成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贝母汤

:贝母()1两,半夏白矾汤洗7次,)1两,干姜)半两,麻黄(去)半两,甘草)半两,款冬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咳嗽喘满。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杏仁2个,5分,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张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贝母散(2)

下一篇 贝母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