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详细释义
比如众多的拟声字:吧唧 嘀嗒 哐啷 唠叨 叮咚 吵嗤啜呲......
具体发音和字意见下表:
吅 | 品 | |||
音 | kou3 | xuan1 | pin3 | ji2 |
意 | 说话的嘴 | 同“喧”,惊叫 | 多口评论 | 众口舆论 |
个数 | 一 | 二 | 三 | 四 |
数意 | 单、平 | 上、扩大 | 多 | 网 |
” 个数“表示的是叠字的数目,”数意“表示的是不同数目的含意。
更多的有5个口。这在现代计算机中显示不出来。
释义
基本字义
◎ 名词,人和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时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亦称“ 嘴”):~腔。~才。~齿。~若 悬河。
◎名词, 出入通过的部位:门~。港~。海~。胡同~。
◎ 特指中国 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古北~。
◎ 破裂的地方:~子。
◎ 厉害:这丫头真~。(安徽北部、山东等区域方言,意同:这丫头真厉害,特指吵架、辩解。)
◎量词, a.用于人:一家五~人。 b.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等:三~猪。一~钢刀。
◎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归~。财贸~。
◎名词,姓。
字义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 又如: 口腹(指饮食);口分( 口福); 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6)数量单位
(9) 又如: 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 井田制)
(10) 言语。如: 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 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口: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如: 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卷。—《 水浒传》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口,人所言食也。
言语、饮食者口之大耑。舌下亦曰。口所以言别味也。颐象传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康熙字典
〔古文〕
《唐韵》苦后切。《集韵》《韵会》去厚切。《正韵》苦厚切,上声。《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颐卦》:自求口食。《书·大禹谟》:唯口出好兴戎。
又户口。《孟子》:数口之家。《前汉·宣帝纪》: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
又《李陵传》: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单于为兵,以备汉军。
又姓。《唐韵》: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禄。
又谷口,地名。《史记·范睢传》:北有甘泉谷口。注:九嵏山中西谓之谷口。
又《史记·仓公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息。注:右手寸口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叶康杜切,音苦。《诗·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汉·沟洫志》:且漑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宋玉·风赋》: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韵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韩文考异云:今建州人谓口为苦,走为祖。虽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与古暗合也。是直以为口当读作苦,非止叶音矣。
字源演变
字形书法
音韵方言
音韵汇集
韵书 | 字头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韵部 | 字母 | 声类 | 四呼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流 | 上声 | 厚 | 溪 | 一等 | 次清 | 苦后切 | kʰu | |||||
集韵 | 流 | 上声 | 溪 | 一等 | 次清 | 去厚切 | kʰəu | ||||||
韵略 | 上声 | 厚 | 去厚切 | ||||||||||
增韵 | 上声 | 厚 | 苦厚切 | ||||||||||
中原音韵 | 上声 | 尤侯 | 尤侯 | 溪 | 次清 | kʼəu | |||||||
中州音韵 | 上声 | 尤侯 | 枯厚切 | ||||||||||
洪武正韵 | 上声 | 十九有 | 尤 | 溪 | 苦 | 次清 | 苦厚切 | k‘ou | |||||
分韵撮要 | 阴上 | 第五修叟秀 | |||||||||||
方言集汇
◎ 赣语:kia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腔] kieu3 heu3
◎ 粤语:hau2
◎ 潮州话:kau2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