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脏象

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脏,指藏于体脏;象,为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科技词定义中文称:科英文称:visceral manifestations所属科: 中医(一级科) ;中医基础理论(二级科) ;脏象(三级科)脏与脏象说的基本概念:脏象,原作象、藏象。“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的脏器。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器......
目录

简介

科技词定义中文称:

脏象

英文称:visceral manifestations

定义

所属科: 中医(一级科) ;中医基础理论(二级科) ;脏象(三级科)

脏与脏象说的基本概念:脏象,原作象、藏象。“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的脏器。

象,其义有二:

一指脏腑器官结构,“象者,像也。论脏腑之象,以应天地之阴阳”(《黄帝素问集注·卷二》)。如“象尖如莲”(《医宗必读·改正景脏腑图》)。

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注《黄帝素》),“象,象也。藏居于见于外,故曰藏象”(《类·藏象类》)。“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在本质,两者结起来就叫作“藏象”。藏通“藏”。“藏象”今作“脏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法论而言,中医以系统法为,朴素的元素分析法和系统法相结,以解剖为基础,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认识人体部的生理病理规律,以表知里,确定“象”与“脏”之间的系,建立脏象的概念。以病理生理,重功能而轻质,是脏象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特点。因此,脏象的本来含义是人体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其容包括脏腑的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外界环境的系。实际上,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概念,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基于对脏象的这一认识,将脏象说定义为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系的说。

分化与综是促进科发展的动力。在中医发展过程中,中医理论体系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综,从而成了一系列新的分支科。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在现代科分化与综的结果。在中医基础理论科的成和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科体系也在不断地分化与综。如脏象原规定为生理病理的综性概念,脏象说则囊括了中医的生理病理的全部容。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体系中,只有病因而无病理

随着对脏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将脏象说原来的研究对象的生理和病理容分来,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进研究,将脏腑的生理归于脏象说,而将脏腑的病理归于病机又称病理,于是,中医病机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科体系自身分化与综的产物,它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现代化。

基于上述,本书将脏象脏象说原来的概念的外延缩小而作如下定义:脏象是人体在脏腑机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中医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以功能活动的动态象为本,而形体器官和物质构成为从,当涉及“器”与“象”的系时,着重的不是器,而是其“象”,并且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其器。所以,脏象则以象为本,据象定脏。就这个意义讲,脏象要指人体脏机能活动表现的征象。

脏象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系的说。它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以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以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所构成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不仅都受天地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互相之间也紧密联系,五脏之中各有五脏,从而使人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网结构

脏腑的概念:脏腑是人体五脏)、六腑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女子胞)的总称。其要是人体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它是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法,实际观察、测量而来的。如《灵枢·五十》对人体呼吸的计量,《灵枢‘骨度》对人体骼的计量,以及《灵枢·肠》和《灵枢·平人绝谷》等对人体器官的计量等等。《灵枢·肠于人体食道与大小肠长度比为1:35.5,与现代解剖所定长度比例1:37基本。可见,当时解剖记载是符实际的,其计量也是很细的。但中医研究脏腑要不是从解剖的脏腑实体器官出发,而是以整体功能为基础,以显现于外的功能现象和联系为基础来确定脏腑的概念。因此,脏腑是一个态与功能的综概念,不仅具有解剖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体的功能模型。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据生理功能特点,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三类。

五脏五脏。从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津液精气微物质,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论》)。满,指精气盈满;实,指水谷充实。满而不能实,就是说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

六腑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府通“腑”,有府库之意。从象上看,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论》)。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常充盈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因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但应指出,所谓五脏精气六腑传化糟粕,仅是相对地指出脏和腑各有所而已。实际上,五脏中亦有浊六腑中亦有精气,脏中的浊,由腑输泻而出,腑中的精气,输于脏而藏之。

奇恒之府:女子胞六者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府,多中空,与腑相近,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府”。所以说:“女子胞,此六者,地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论》)。脏象说的要为脏腑、形体和官窍等。其中,以脏腑,特五脏为重点。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六腑和奇恒之府均隶属于五脏。因此,五脏理论是脏象说中最重要的容。

形体,其广义者,泛指具有一定结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其狭义者,指皮、肉、筋、五种组织结构,又称五体。

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又称五官,它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候。窍,有孔苗窍之意,是人体与外界相通连的窗。官必有窍,窍多成官,故宫窍并称。窍有七窍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二、孔二、)。五脏精气通达于七窍九窍又称九宫,指七窍前阴后阴而言。

脏象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的整体观是脏象说的基本特点。脏象说的研究对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的、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在物质代谢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又与外界环境相通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的统一。以五脏为中,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把握人体,是脏象说的基本特点。

脏象说贯穿在中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预防等各个面,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子气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