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竹叶石膏汤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石膏(半两) 麦门冬(去.二钱) 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

功能治:治伏外热炽,烦躁大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青竹叶十四粳米一撮,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淡竹叶(三十石膏(三钱) 麦门冬(三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

功能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粳米一撮,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叶石膏汤

人参(去芦头)、甘草),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治:治伤寒表里俱虚,遍身发热胸烦闷;或得汗已解,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竹叶汤(《外台秘要》卷三《张文仲》)、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论》卷五)。

竹叶15克 石膏30克 半夏9克(洗)麦门冬15克(去人参6克 甘草6克(粳米15克

功能治:清热生津,益。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阴两伤,虚羸少气,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虚而数;以及暑热所伤,发热多汗,烦渴喜饮,舌红干,虚数。现用于肺炎麻疹麻疹并发肺炎、流脊髓膜炎、性乙型炎、糖尿病、小儿夏季热中暑等病后期余热不清,耗伤阴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升,取600毫升,去滓,纳粳米米熟汤成,去米。分二次温服

备注: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为君;人参麦冬养阴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甘草粳米调养胃气为使。诸药用,使热祛烦除,复津生,胃气调和,诸自愈。

摘录:《伤寒论》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竹叶石膏汤

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

功能治:治肿痛,盛,渴喜饮。

用法用量:加生姜少许,水服。

摘录:《治准·疡医》卷二

《诚书》卷六:竹叶石膏汤

淡竹叶7石膏9克 大黄)4.5克 陈皮3克 藿香6克

功能治:治茧唇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服。

摘录:《诚书》卷六

《幼科直言》卷五:竹叶石膏汤

石膏 连翘 黄芩 花粉 甘草薄荷 柴胡

功能治:治肺热流紫者。

用法用量:加竹叶5,水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痧疹辑要》卷二:竹叶石膏汤

竹叶3 红花0.9克 生地6克 石膏9克 花粉2.4克 陈皮1.5克 甘草1.5克 黄连1.5克(微僵蚕5条 连翘1.8克 玄参3克 牛蒡子1.8克 桑皮3克

功能治:清热宣肺解肌透疹。治痧疹见二三日,色红,烦躁,出不透快。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痧疹要》卷二

汉·《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二把(9克)、石膏一斤(30克)、半夏半升(3克)、人参三两(15克)、甘草二两(10克)、粳米半升、麦门冬一升。

用法:水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效:清热生津、益

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阴两伤,口干泛恶纳杲,舌质光红,少苔,细数;或胃阴不足,上逆,糜烂,舌质红绛而干,渴,呕恶;或消渴病,炽盛,消谷善饥;或暑热烦渴,液受伤。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小儿疮、病毒性炎、糖尿病、小儿急性肾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病症。

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治疗组80例自放疗始服加味竹叶石膏汤至放疗结束,对照组40例自放疗始服双八面体石,直至放疗结束。两组病例均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组1.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为38.8%、15%;与对照组的75%、52.5%、7.5%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为放疗后19.86±0.34日,较对照组16.73±0.28日延迟(P<0.001)。(《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1期)

2.小儿疮:以本加味治疗35例,并以1 06普鲁卡因2毫升调1支浓绿液外溃疡面,治疗后,2例患儿溃疡3日愈,33例患儿溃疡在3日缩小,7日。(《北京中医药大报》2007年第4期)

3.病毒性炎:对照组47例予能量合剂抗生素等对症处理。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加味,疗程4周。疗效评定以临床胸闷心悸气急、乏力、早搏等消失,症状、体征及电图、酶谱明显改善,早搏减少≥85%为显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总有效率89.36%;对照组显效26例,总有效率68.09%(P<0.01)。(《中国中医急症》2004年第5期)

4.糖尿病:2型糖尿消渴病之中消型患者,对照组60例予常规基础和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疗程为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2小时糖、空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年第2期)

5.小儿急性肾炎:以本加减联青霉素钠盐注射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12例,连用7~10日。2个月治疗,以浮肿消退,血尿消失,压正常,小便常规正常,沉、补体C3、抗“O”、血尿素氮正常为治愈,临床治愈率95.5%。(《四川中医》2000年第11期)

6.复发性口腔溃疡:以本加减治疗60例,与维生素C和复维生素B治疗60例对照。以15日为1个疗程。疗效评定以溃疡后,随访1年无复发为治愈,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6.7%( P<0.01),(《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7期)

解:本白虎汤麦门冬汤加减而成,竹叶石膏余热;人参甘草、麦门冬、粳米,补虚生津半夏止呕,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要用于治疗热病之后,邪热未清,液已伤之。临床应用以身热烦渴、疲乏无力,或见泛恶舌红干、虚数为辨证要点。凡热病正盛实,大热未衰,阴未伤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炎、急性热病恢复期、无低热、癌性发热、流性出热、小儿夏季热等多种疾病辨证属于“余热未尽,阴两伤,失和降”者,同时在预防放射性食管面效果理想。

歌: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服,清热益养阴津。

摘录:汉·《伤寒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竹叶膏

下一篇 竹叶芍药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