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越鞠丸

目录

《中国药典》:越鞠丸

香附制)200g 川芎200g 栀子)200g 苍术)200g 六神曲)200g

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香,味微涩、苦。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干,即得。

功能治: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中胀满,饮食停滞,嗳吞酸

用法用量: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丹溪心法》卷三:越鞠丸

:芎术(《法》卷三)。

苍术 香附 抚芎 神曲 栀子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水泛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行气解郁。治湿、食等郁,胸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水送下。亦常用作汤,水服。

备注: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行气,以治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郁;神曲消食和中,以治食郁。此虽无治郁之品,然郁多由湿起,并与、食郁有,所以中不另设治痰药,亦治病求本之意。

摘录:《法》卷三

《丹溪心法》:越鞠丸

出处:越鞠,出自《法》。本“芎术”。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等分(各6克)。

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如绿豆大(原书未著用法用量),可每次6克,每日2次服,温水送下。现代用法:水,每服6~9克,温水送服;亦可作汤服,各药比例酌减至汤常用量。

功效:行气解郁

治:六郁,症见胸闷,脘腹胀痛,暖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舌质淡,苔白或白腻,弦细而滑。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易激综征、神经症等病症。

1.胆汁反流性胃炎:以越鞠四逆加减治疗48例,与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48例对照,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2.9%。(《甘肃中医》2010年第8期)

2.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越鞠加味治疗78例,与莫沙必利奥美拉唑囊、多酶治疗78例对照,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2%高于对照组的80.77%。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临床理用药》2013年第10期)

3.肠道易激综征:以越鞠加味治疗50例,与黄连素、谷维素治疗40例对照,疗程14日。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总有效94%;对照组治愈18例,总有效65%。(《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第13期)

4.神经症:用越鞠加减联马来酸美布汀囊、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128例,疗程10日。结果:痊愈95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88%,总有效率为100%。(《中国医药科》2012年第14期)

解:本为治六郁的代表,以胸闷,胁腹胀痛,饮食不消为辨证要点。人以为本,和则病无由生,若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温不适等,均可气机郁滞。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胸闷胀痛;气郁日久势必及,而致郁,则胁刺痛而有定处;郁久化火,则病郁,则吞酸嘈杂肝郁,运化失司,不胜湿湿郁;湿聚生郁,暖呕恶;水谷不运,则饮食不消为食郁。郁责之于湿、食郁责之于,由此可见,六郁之病要在郁滞,尤以气郁。其治法,重在行气解郁,使顺则湿、食诸郁皆消。香附行气开郁,以治气郁,为君药。川芎中之药,既助君药行气开郁,又可活祛瘀,以治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和,以治食郁;栀子热泻,以治郁,共为臣药。本五药,理气为先,统治六郁。使用注意本所治诸郁均属实证,凡郁属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脂肪高脂血症慢性咽炎、冠绞痛、乳腺增生症、神经头痛焦虑抑郁障碍等属湿、食等郁滞为患者。

实验研究表明越鞫对慢性应激大抑郁模型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海马源性神经养因子的表达有

歌:越鞠六郁侵,痰火湿因,香附芎苍六曲栀,行气解郁除病

延伸:越鞠湿、食六郁中只用五味药,未用治痰药,为何能治郁?因郁是由气郁湿聚成,或食滞生,或郁炼液生而成,而中五药能使湿化、食消、清,今五郁得解,则郁亦随之而消,故中不再另配化痰药,此即治病求本之意。

摘录:《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越婢汤

下一篇 越鞠二陈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