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薏苡仁汤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汤

:薏苡仁(一两) 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 麻黄(一两) 官桂(一两) 甘草.一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一两)

功能治:治中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用法用量:上挫,每服七钱半,水二盏,生姜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自汗麻黄;热减官桂。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儒门事亲》卷十二:薏苡仁汤

桔梗30克 甘草60克 薏苡仁90克

制法:上药锉碎,如麻豆大。

功能治:治湿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入糯米,米软为度、食后服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重订严氏济生方》:薏苡仁汤

:薏苡仁()防己 赤小豆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治肿在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外科正宗》卷三:薏苡仁汤

:薏苡仁 瓜蒌仁各9克 牡丹桃仁(去皮、尖)各6克 白芍3克

功能治:清热结,活消肿。治肠痈中疼痛,或胀满不食,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至320毫升,空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奇效良方》卷二:薏苡仁汤

:薏苡汤

:薏苡仁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麻黄1两,官桂1两,甘草)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锉,)1两。

制法:上锉。

功能治:中。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寒痹疼痛。

用法用量:薏苡汤(《医门法律》卷三)。

摘录:《奇效良》卷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薏苡仁汤

:薏苡仁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1两,酸枣仁)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海桐皮半两,萆薢半两,芎3分。

制法:上(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治:肝虚不利,急筋见,胁肋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医方类聚》卷七十七引《济生》:薏苡仁汤

:苡仁汤

:薏苡仁()、防己、赤小豆)、甘草)各等分

功能治:肿在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

用法用量:苡仁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摘录:《医类聚》卷七十七《济生》

《圣济总录》卷十二:薏苡仁汤

:薏苡仁2两,独活(去芦头)1两,茵芋1两,细辛(去苗)1两,桂(去粗皮)1两,侧子(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微)1两,麻黄(去,先,去沫,)1两,五加皮1两,羚羊角(镑)1两,甘草,锉)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治:体虚所中,攻走皮肤,状如刺划。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薏苡仁汤

:薏苡仁1两半,五味子1两半,覆盆子1两,生地黄(锉,)1两,枸杞子1两,紫苏1两,黄耆(细锉)1两,木通1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虚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方出《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薏苡仁汤

:薏苡仁1升,醇苦3升。

功能治:肺痈

用法用量:取1升,温令顿服。有脓当吐。

摘录:出《外台》卷十《古今录验》,见《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济总录》卷十九:薏苡仁汤

:薏苡仁2两,羌活(去芦头)2两,蔓荆实2两,荆芥穗2两,白术1两,木瓜(去核)1两,防风(去叉)1两,牛膝浸,切,)1两,甘草)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治:肝痹。筋不利,拘挛急痛,夜卧多惊,上气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至1盏,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论》:薏苡仁汤

:薏苡仁2两,白术2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桂半两,熟地黄2两(切,),甘草半两(紫色),厚朴1两(姜制,干)。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卷一四六《保生回车论》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薏苡仁汤

: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1两,甘菊1两,皮(锉)1两,紫苏子1两,甘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伤寒汗后,烦满多睡,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荆芥薄荷生姜各少许,同至7分,去滓温服,睡多冷服,不睡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外科发挥》卷四:薏苡仁汤

:瓜子仁汤、瓜蒌仁汤、瓜蒌子汤、薏仁汤

:薏苡仁3钱,瓜蒌仁3钱,牡丹皮2钱,桃仁(去皮尖)2钱。

功能治:肠痈中(疒丂)痛,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恶不尽,或瘀血作痛,或肠停滞,瘀血作痛,或作患。

用法用量:瓜子仁汤(《外科发挥》卷四)。瓜蒌仁汤(《医统》卷八)、瓜蒌子汤(《外科正宗》卷三)、薏苡汤(《金鉴》卷六十七)。

摘录:《外科发挥》卷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薏苡仁汤

:薏苡仁1两,芎1两,石膏(碎研)1两,羌活(去芦头)3分,柏子仁(研)1两,酸枣仁)1两,附子裂,去皮脐)3分。

制法:上药除研者,锉如麻豆大。

功能治:肝脏,四肢筋挛急,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外台》卷十四引《近效方》:薏苡仁汤

:薏苡仁5,萎蕤3两,生姜3两,茯神3两,生犀角末2两,乌梅7枚,麦门冬(去)3竹沥3,白蜜1

制法:上切。

功能治:暴,手足瘫痪,言语謇涩,情恍惚,游风走。

用法用量:以水8升缓,取2升7汁,绞去滓,纳竹沥、白蜜搅调,细细饮之,10日服1

四肢(疒帬)痹,有所不稳,加独活、桂

注意:忌食米、油脂、陈败难消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四《近效

清·《类证治裁》:薏苡仁汤

组成:薏苡仁(15克),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白术草乌川乌(各9克),麻黄(4.5克)。

用法:水服。原书未著用量,可据常规量应用。

功效:祛湿

治:湿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湿关节炎、湿关节炎、纤维痛症、痛风关节炎、慢性滑膜炎、椎间盘突出症、牛皮关节炎等病症。

1.纤维痛综征:以服加减薏苡仁汤拔罐治疗36例,对照组以盐酸阿米替林治疗34例,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1.7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第7期)

2.湿关节炎:以薏苡仁汤沙利度胺治疗湿关节炎50例,疗程4个月。结果:显效20例(40%),有效26例(5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疗效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第17期)

3.痛风关节炎:以关节镜配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24例。结果:24例患者随访6~24个月,23例切完全愈,1例受到尿酸盐结晶的侵蚀而导致伤破裂,24例患者较术前肿痛都有明显减轻。(《实用中医科杂志》2012年第3期)

4.滑膜炎:以薏苡仁汤滑膜膏外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54例,与常规治疗54例对照,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陕西中医》2013年第4期)

5.牛皮关节关节痛:以本治疗难治性牛皮关节炎4例,疗程1个月。结果:4例全部有效,续服薏苡仁汤3~6个月后,关节疼痛未再复发。(《国外医中医中药分册》1999年第2期)

6.椎间盘突出:本治疗32例,与单以牵治疗32例对照,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7月第26卷第4期)

解:本要用于治疗湿痹关节疼痛。中薏苡仁、苍术健脾湿苍术相配防风羌活独活湿川乌麻黄桂枝生姜,除湿止痛,通当归川芎温通,养兼以行气,有“治先治自灭”之意;甘草健脾和中。本湿、温止痛为健脾之品,诸药用,有良好的祛、除湿功效:临床应用以湿痹疼痛、痛有定处、重着麻木、舌苔自腻为辨证要点。中可加用防己、草薢,以加强祛湿利痹之功。局部红肿、舌苔黄腻,甚丑[发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有研究表明,薏苡仁汤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故可用治风寒湿痹型膝关节关节炎。

歌:薏苡仁汤麻桂苍,羌独防风生姜当归川芎血脉风寒湿痹服之康。

摘录:清·《类治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薏苡仁浸酒

下一篇 薏苡仁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