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补虚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制),当归3钱,川芎1钱,茯神1钱半(去木),炙草8分,生姜3片,大枣3枚。
各家论述:产后气虚邪伏,营气不振,故虚羸困乏,寒热不止。人参扶元补气以御邪,白术健脾生血以壮气,黄耆补气益卫,当归养血益营,茯神安神定志,川芎活血行气,炙草以缓中益胃,姜、枣以调和营卫。水煎温服,使元气内充,则虚邪外散而营卫调和。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济阴纲目》卷十三:补虚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5分,川芎5分,陈皮5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各家论述:汪琪笺释:此方以中气元气为主,而无血药者,必脾胃虚而本元不足也,其血药只用川芎,又于补气中以行肝血,抑血脱益气,补脾生血之良方也。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二:补虚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补虚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补虚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熟干地黄(焙)1两,当归(切,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黄耆1两,芍药(炒)3分,人参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叶氏女科》卷三:补虚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蜜炙)1钱半,肉桂5分,炙甘草5分,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白术1钱(蜜炙)。
热轻,加茯苓2钱;热重,加黄芩(酒炒)1钱,热甚,加干姜(炒黑)1钱。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补虚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