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养阴清肺汤

目录

《重楼玉钥》卷上:养阴清肺汤

:生地6克 麦冬3.6克 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皮2.5克 薄荷1.5克 白芍2.4克

药理作用:抗白喉杆菌 《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本白喉杆菌有较高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白喉杆菌在体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较强的药物为生地、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贝母;白芍在两面作用均较明显;而薄荷在两面作用均较差。抗菌力量与“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中减去任何一味药,其抗菌作用都比原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则没有明显影响。

功能治:养阴清。治白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翼掮动,数。

用法用量:水服。

体虚,加大熟地;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甚,加天冬茯苓

备注:本所治白喉,多属肾阴虚,复感时疫毒所致。治当滋养阴液,清解毒。中生地养肾阴麦冬肺阴玄参养阴增液,并可清热解毒,三者配伍,养阴清热之功益显;凉血而消肿;贝母止咳,清热化痰薄荷辛凉疏解,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用,共奏养阴清之功。

摘录:《重楼钥》卷上

清·《重楼玉钥》,本方制成糖浆,名“养阴清肺糖浆”;制成膏剂,名“养阴清肺膏”:养阴清肺汤

出处:养阴汤,清·《重楼钥》,本制成糖浆,“养阴清糖浆”;制成膏养阴清膏”。。

组成:大生地二钱(6克)、麦门冬一钱二分(3.6克)、玄参一钱半(4.5克)、生甘草五分(1.5克)、贝母八分(2.4克)、牡丹皮八分(2.4克)、薄荷五分(1.5克)、白芍八分(2.4克)。

用法:水服。糖浆:每服10毫升,日服2次;膏:每服15克,日服2次。

功效:养阴清,解毒利

治:阴虚肺燥白喉问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无力或细数。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肿、慢性咽炎鼻咽癌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反应、小儿支原体肺炎等病症。

1.老年慢性阻塞性肿: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肿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予吸氧、局部或者全身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养阴汤加减治疗,7日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疗效评价标准:气喘发热咳嗽症状消失,色明显变浅,液黏度稀薄,咳痰量明显减少;患者呼吸基本顺畅,基本恢复正常吸氧,意识恢复正常;功能不全症状得到明显减轻,听诊显示部出现干性啰音;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培养、X线胸恢复正常,部功能明显改善,总得分在80分以上为显效;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体征出现好转,肿、肺炎表现减弱或发作次数少,但改善后的情况明显低于显效标准,总得分65~79分为有效;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未出现任何程度上的改善,总得分65分以下为无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2%:(《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第15期)

2.慢性咽炎:选择慢性咽喉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含服数次药物,华素碘含西瓜霜交替使用;治疗组49例,服用养阴汤。1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晨起刺激性咳嗽次数,有无分泌物,部是否有痛、痒、干感、异物感,部黏膜充程度等。疗效评定标准:咳嗽咳痰咽痛、干痒、异物感等症状基本消失,部黏膜红肿充消退为显效;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可有轻微不适感、部黏膜红肿充减轻为有效;自觉症状治疗前后无缓解为无效。结果:两组患者服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30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5.93%;对照组14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效率为77.56%。(《中国医药科》2011年第17期)

3.鼻咽癌放疗后急性口腔黏膜反应:选择鼻咽癌放疗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正规的放疗。其中治疗组23例,将养阴成50毫升,雾化吸入,时间维持20分钟,从第1次放疗始,每日于放疗前后各吸入1次;对照组23例,采用西药常规雾化吸入。两组疗程均从放疗始至放疗结束,观察口腔黏膜反应及放射量。结果: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治疗组为69.6%,对照组为91.3%;反应出现时的放射量:治疗组为(40.09±10.87)Gy,对照组为( 31.12±11.23)Gy。(《中医药导报》2009年第8期)

4.小儿支原体肺炎: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组30例,用清养阴汤。用3日、停4日为1个疗程。对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肠反应出现率进观察。结果:热退时间治疗组为1.84±1.12日,对照组为2.64±1 86日;咳嗽消失时间治疗组为6.32±2.21日,对照组为9.28±3.84日;出现肠反应治疗组12例(40%),对照组22例(73.3%)。(《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第10期)

解:本麦门冬、玄参、生地黄牡丹皮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薄荷宣肺达邪;贝母化痰甘草解毒。诸药联共奏养阴清凉血解毒之功。

养阴汤出自新安医郑涧之手,是治疗白喉的常用白喉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所致,治疗宜用养阴清,兼疫毒。中生地黄,养肾阴;麦门冬养肺阴玄参解毒,牡丹凉血消肿,贝母润化痰白芍敛阴泄热,薄荷甘草解毒调和。全既能滋养,又能利,对阴虚白喉确有良效。但现代白喉的发生明显减少,很少看到养阴汤治疗白喉的报道。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尚见浙江中医盛丽先教授以本加减治疗小儿感染后减少症、反复化脓性扁体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之验案报道,也见于治疗扁体角化症、肺癌放射治疗后顽固性咳嗽、空征、慢喉痹鼻炎、慢性唇炎糖尿病足、干眼症、源性咳嗽炎、白喉、小儿急性扁体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放射性肺炎属等胃阴热者。

实验研究表明有纠正局部慢性炎症改变,改善液的黏、凝、聚状态,能够多途径地干预患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恢复免疫监视作用。

歌:养阴清是妙玄参草芍麦地黄薄荷贝母皮入,时疫白喉尝。

摘录:清·《重楼钥》,本制成糖浆,“养阴清糖浆”;制成膏养阴清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养阴清肺膏

下一篇 养阴驱邪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