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丸
《百一选方》卷六:补脾丸
处方:白术 赤石脂 肉豆蔻(面裹,煨)川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各30克 荜茇(炒)神曲(炒)麦芽(炒)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用法用量:早、晚食前各服50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六
《寿世保元》卷三:补脾丸
处方:白术(去芦)300克(分四份:一肉蔻,二五味子,三故纸,四吴茱萸各60克拌炒,去四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人参各30克 甘草 白芍(炒)各15克 木香(煨)12克 山药(炒)陈皮各21克 干姜(炒)9克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日夜无度。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幼科发挥》卷三:补脾丸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补脾丸
《证治宝鉴》卷八:补脾丸
处方:破故纸3两(用薏苡仁炒,去苡仁不用),白茯苓2两5钱,肉果4两(纸包,煨)(或加香椿根皮)。
制法:上为末,加大枣半斤、生姜半斤,砂锅内煮熟,用枣肉为丸。
注意:忌生冷、鱼腥、房事。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丹溪心法》卷三:补脾丸
《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补脾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补脾丸
处方:肉豆蔻(炮,去壳,为末)1枚,龙骨(烧,研)1钱,乳香(研)1钱,芜荑仁(炒,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杨氏家藏方》卷六:补脾丸
处方:丁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胡椒1两,木香1两,茴香1两,肉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神曲(炒)3分,大麦糵(炒)3分,木瓜3分,甘草(炒)3分,白术3分,乌梅肉(炒)3分。
功能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弱,心腹冷痛,泄利不时,不思饮食,呕吐痰逆,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鸡峰》卷十四:补脾丸
处方:厚朴(去皮)1两(生姜1两,同杵令烂,焙干),白术1两,石脂1两,肉豆蔻1两,麦糵半两,荜茇半两,诃子半两,附子半两,神曲半两,干姜1两。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体重羸瘦,腹中胀急,饮食不化,遇寒则极,脉弦而迟,此脾胃素弱,为风冷则谷不化而水胜,久久不止,成虚劳。
摘录:《鸡峰》卷十四
《百一》卷六:补脾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