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温脾散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

:诃黎勒皮()、人参,各三分;甘草)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

功能治:治胃气不和,胁虚胀,不欲乳食,困倦无力壮热憎寒,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钱子大,淮枣一枚,同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颅囟经》卷上:温脾散

附子 干姜 甘草,锉)各15克 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治:温止泻。治小儿胃虚,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毒物。

备注:本四逆汤白术而成。中重用白术健脾湿附子干姜温阳逐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卷上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温脾散

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 木香15克 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 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

功能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卷八十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温脑散

下一篇 温脾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