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汤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
《妇科玉尺》卷四:调经汤
处方:当归 桂枝 赤芍各3克 麝香0.15克 琥珀(另研)没药(另研)各0.6克 炙甘草 细辛各0.9克
功能主治:化瘀退肿。主产后因败血蓄于脏腑,循经流入四肢而化为水,以致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万氏女科》卷三:调经汤
处方:归身(酒炒)1钱,赤芍1钱,丹皮1钱,桂心1钱,赤茯苓1钱,炙草1钱,陈皮1钱,细辛5分,干姜(炒)5分。
功能主治:产后浮肿。新产之后,败血不尽,乘虚流入经络,与气相杂,凝滞不行,腐化为水,故令四肢浮肿,乍寒乍热。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揣摩有得集》:调经汤
处方:泽兰叶3钱,熟地1钱半,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炒),川楝子1钱(炒),白芍1钱半(炒),元胡1钱(炒),槟榔1钱,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炒),焦楂1钱半,砂仁5分(炒),青皮8分(炒),生草1钱。
功能主治:妇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后腹痛,或呕吐,或发烧,或血痨,或久不生育,或室女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古今医鉴》卷十一:调经汤
《宋氏女科秘书》:调经汤
《仙拈集》卷三:调经汤
《竹林女科》卷三:调经汤
《女科秘要》卷四:调经汤
处方:川芎7分,当归1钱,生地1钱,益母草1钱,白芍8分,香附8分,丹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姜3片,枣1个。
如血热先期及血热过期,紫黑或块,加黄连7分(酒炒),血寒过期,加煨姜、肉桂各3分;临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各8分;临行继断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5分;经水过多,加黄芩1钱、蒲黄(炒)8分;经来饮食不思,加白术8分、陈皮、砂仁各5分;肥人多痰,赤白带下,加南星、苍术各8分;气虚血弱,四肢虚软,面无颜色,加人参、黄耆各5分。
摘录:《女科秘要》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调经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