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调经丸

目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调经丸

香附)200两,阿胶)100两,熟地100两,川芎50两,白术)75两,橘皮50两,茯苓50两,当归75两,白芍75两,麦冬50两,法半夏50两,川断50两,皮50两,玄胡索()25两,没药)26两,益母草100两,吴茱萸)25两,小茴香)25两,甘草15两,黄芩50两,艾炭)5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重3钱。

功能治:理气止痛瘀。不调,腹痛气滞凝。

用法用量:每服1,温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选集》

《女科秘要》卷三:调经丸

三棱1两,蓬术1两,川归1两,白芍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玄胡1两,白茯苓1两,川芎8钱,砂仁8钱,乌药8钱,香附1两2钱,大茴香2两,小茴香2两。

制法:共为末,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皆虚,月经前期,色如猪肝水,五作热,痛,小腹痛,面色痿黄,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先服黄芩退其烦热,后服此

摘录:《女科秘要》卷三

《嵩崖尊生》卷十四:调经丸

当归2两,白芍2两,山萸2两,山药2两,生地2两,香附2两,茯苓1两5钱,皮1两5钱,泽泻1两5钱,栀1两5钱,陈皮1两5钱,益母1两,川芎1两,白术1两。

功能治:经水或前或后,时多时少,时数时断。

用法用量:蜜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调经丸

当归1两,陈皮1两,白芷1两,牛膝1两,三棱1两,蓬术(制)1两,玄胡索1两,白术1两5钱,川芎1两5钱,壳1两5钱,小茴香1两5钱,熟地1两5钱,香附2两,粉草5钱。

制法:粳米,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扶,调经水室女17-18岁,胃虚弱,误食生冷,经脉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青黄,饮食少进,热往来,四肢困倦,头痛弦,肚疼痛,五心烦热,呕吐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90,空米饮或送下。先服逍遥,次取加味八珍汤,再服此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卷二

《准绳·女科》卷四:调经丸

香附半斤(童便、各浸1分,生1分,俱),川杜仲(姜汁)半斤,大川芎4两,白芍药4两,当归(去尾)4两,怀生地4两,广陈皮4两,小茴香)4两,玄胡索(略)4两,肉苁蓉浸)4两,旧青皮(麸)4两,台乌药)4两,枯黄芩)4两,乌贼)4两。

制法:上为末,和面打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调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100,空送下。

摘录:《准·女科》卷四

《回春》卷六:调经丸

当归洗)2两,川芎1两,熟地黄(姜汁)1两,青皮(麸)1两,陈皮1两,壳(去瓤,)1两,白术(去芦)1两,厚朴(姜汁)1两,小茴香)1两,艾(去筋)1两,三棱)1两,莪术)1两,砂仁1两,白芷1两,牛膝(去芦,洗)1两,玄胡1两,香附)5两,粉草5钱,琥珀5钱(另研入)。

制法:上为末,打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

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有赤芍,无琥珀

肚痛,加苍术,去白术

摘录:《回春》卷六

《便览》卷四:调经丸

:熟地3两,当归2两,芍药1两半,香附4两,莪术1两,陈皮1两,白术2两,实1两,乌药1两,砂仁5钱,阿胶5钱,艾7钱。

制法:将艾香附、芍药一处干为末,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有积块,或赤白带下,或经水2-3月不

用法用量:每服60,空米汤送下。

腹痛,加玄胡。

摘录:《便览》卷四

《集验良方》卷二:调经丸

:紫丹参1斤(切薄)。

制法: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泛为

功能治:经水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水送下。

摘录:《集验良》卷二

《谢利恒家用良方》:调经丸

:熟地6两,砂仁(打细,和黄,九九晒)3钱,当归)4两,白芍)3两,川芎)1两半,丹参)3两,茺蔚子)4两,香附制)4两,姜汁(盐水制)1两,白术(陈土)4两。

制法:以益母草8两,、水各半,膏和炼蜜为

功能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时淡盐汤送下。

热者,加皮,生地各2两;者,加肉桂5钱。

摘录:《谢利恒家用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调经丸

香附1两(童便),苍术1两,赤苓1两,川芎3钱,乌药1两,黄柏3钱(),泽兰1两,皮8钱,当归8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叠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调止痛瘀。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水空送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选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调经不及期汤

下一篇 调经乌鸡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