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 紫苏茎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重订严氏济生方》: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炒)桔梗(去芦)瓜蒌仁 川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炙)葛根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过食煎博,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圣惠》卷七十九: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1两半(锉),当归3分(锉,微炒),大腹皮1两(锉),木香半两,紫苏茎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气壅,通身浮肿,腹胁妨闷,上气促,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宣明论》卷九:葶苈散
处方:苦葶苈3钱,蛤粉3钱,桑白皮半两,山栀子半两,人参半两,荆芥穗半两,薄荷叶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陈皮半两,桔梗半两,杏仁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入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宣明论》卷九
《女科万金方》:葶苈散
《卫生总微》卷十六:葶苈散
《袖珍小儿》卷七:葶苈散
《杨氏家藏方》卷八:葶苈散
处方: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49粒(去皮,同上2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
制法:上件除去巴豆不用,只用上2味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云歧子保命集》卷下:葶苈散
《普济方》卷一六二引《仁存方》:葶苈散
《普济方》卷三八六:葶苈散
《济生》卷二: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炒)1两,桔梗(去芦)1两,瓜蒌子1两,川升麻1两,薏苡仁1两,桑白皮1两,葛根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过食煎煿,或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得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济生》卷二
《普济方》卷三八六:葶苈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葶苈散
《医学摘粹》卷一:葶苈散
《直指小儿》卷四:葶苈散
处方:甘葶苈(隔纸炒)、紫牵牛(略炒,取仁)、桑白皮(炒)、鸡心槟榔、川大黄(锉,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半盏,加生姜2片,蜜半匙,煎汤调下。或煎大流气饮研青木香丸灌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九:葶苈散
《一见知医》卷一:葶苈散
《圣惠》卷四十二: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汉防己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七十一: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1两,赤芍药3分,白芷1两,丁香3分,黄耆1两(锉),羊桃皮1两(锉),消石3分,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蔹1两,莽草半两,木香1两,木鳖子1两(去壳)。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用酸浆水调和令匀,摊于故帛上贴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得效》卷十九: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子2两半(隔纸炒赤色),百合(炒)1两,白附子1两,北五味子(炒)1两,甘草节1两,罗参1两,款冬花1两,百药煎1两,大朱砂5钱(另研),紫菀(去木)1两。
制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灯芯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九
《圣惠》卷八十三: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分(去根节),贝母1分(煨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4-5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葶苈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