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桃花汤

目录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桃花汤

干姜(三钱.赤石脂(七钱)

功能治:治伤寒下痢脓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糯米一撮,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

《伤寒论》:桃花汤

赤石脂30克(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9克 粳米30克

功能治:温中涩肠。治久痢不愈,便脓,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舌质淡苔白,迟弱,或微细。现用于痢疾后期、伤寒肠出、慢性肠炎溃疡病、带下等属于肾阳虚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700毫升,米令熟,去滓,温服150毫升,纳赤石脂末5克,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备注:本所治久痢,属于肾阳衰微所致。赤石脂涩肠固为君;干姜温中祛为臣;粳米和中为使,助赤石脂干姜以厚肠。诸药用,共奏温中涩肠之效。

摘录:《伤寒论》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桃花汤

桃花(干者)6克 甘遂)7.5克 郁李仁(去皮、双仁,研膏)海蛤(捣碎,实(去瓤,麸大黄(锉,)各15克 木香橘皮(汤浸,去白,)各7.5克

制法:上八味,先粗捣七味为末,与郁李仁和匀。

功能治:治五脏壅,实不宜,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300毫升,至150毫升,去滓,空温服。良久以干饭1匙压之,觉转动如雷鸣,即以热水洗足,泻下诸恶物后,即以糜粥助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东洞先生家垫方》:桃花汤

桃花6克 大黄3克

功能治:治浮肿,大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00毫升,先纳桃花取120毫升,纳大黄,再取60毫升,顿服

摘录:《东洞先生家垫

汉·《伤寒论》:桃花汤

组成:赤石脂(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一斤(20克)、干姜一两(12克)、粳米一升(15克)。

用法:汤,水服,每日2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治:虚寒久痢,下痢不止,便脓,色暗不鲜,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喜淡苔白,迟弱或微细。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溃疡结肠炎、慢性腹泻等病症。

1.溃疡结肠炎:以桃花汤加鸦胆子汤保留灌肠32例与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盐酸普鲁卡因保留灌肠对照。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为93.75%、78.12%。随访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复发率分为3.33%、28.00%。(《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6期)

2.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以桃花汤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51例,对照组使用双八面体石治疗51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不良反应有2例占3.9%,总有效率为84.4%。(《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第11期)

解:本肾阳衰,寒湿中阻,络脉不固,统摄无权,致大肠之下利。以便色暗淡、脓杂下、里急后重不明显、腹痛绵绵、喜温喜淡不渴为辨证要点。本固涩力强,对于久泄者,虽无脓,亦可应用。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分而固干姜之辛温.暖下焦分而补虚;粳米甘温,赤石脂干姜而润肠。三药用,共奏温中、涩肠止痢之功。

现代研究:现代临床报道本亦可用于治疗慢性菌痢、慢性结肠炎、腹痛消化道出、慢性肾衰腹泻、妇女崩漏、带下等病症。

歌: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虚寒下痢便脓,温涩止痢服之宜。

摘录:汉·《伤寒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桃花散

下一篇 桃花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