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补肝汤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补肝汤

山茱萸 甘草)桂各30克 细辛(去苗)茯苓 桃仁(麸,去皮、尖)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去皮、脐)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治:暖补虚。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大枣3枚,至160毫升,去滓,空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八

《兰室秘藏》卷下:补肝汤

黄耆2.1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 猪苓各1.2克 白茯苓 葛根 人参各0.9克 柴胡 羌活 陈皮 连翘 当归身,黄柏泽泻 苍术 知母 防风各0.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治:前阴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至300毫升,去滓,空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医学六要》卷七:补肝汤

:生地 当归 白芍 枣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功能治:养滋阴柔肝舒筋。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走,眼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畏光,视物昏,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干红,弦细数者。

用法用量:水服。

备注:本四物汤加味而成。四物汤滋养阴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用共奏养滋阴柔肝舒筋之功。

摘录:《医六要》卷七

柴国剑方:补肝汤

附子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

功能治:温阳补肝气虚,脾阳弱,两亏。

用法用量:水服,每日1,日服2次。

摘录:柴国剑

《圣济总录》卷十九:补肝汤

:白茯苓(去黑皮)1两2钱,乌头4枚(裂,去皮脐),薏苡仁1两,独活1两,附子2枚(裂,去皮脐),柏子仁(研)2两,防风(去叉)2两,细辛(去苗)2两,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锉)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入研药拌匀。

功能治:肝痹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同数沸,去滓,取1盏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补肝汤

防风(去叉)、细辛(去苗)、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桂(去粗皮)、甘草(微,锉)、山茱萸、蔓荆实(去浮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肝虚,两胁满痛,筋拘急,不得喘息,眼昏暗,面多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3枚(破),同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肝汤

天门冬(去)、酸枣仁(微)、柴胡(去苗)、当归(切,)、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茯苓(去黑皮)、升麻秦艽(去苗土)、黄耆(锉)、杜仲(去粗皮,,锉)、鳖甲(去裙襕,,锉)、鹿茸(去毛,)、牛膝浸,切,)、天麻明胶)、山茱萸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大枣1枚(),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脉症正宗》卷一:补肝汤

: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柴胡6分,杜仲8分,枣仁1钱,车前8分,牛膝8分。

功能治:补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症正宗》卷一

《千金》卷十一:补肝汤

甘草1两,桂1两,山茱萸1两,细辛2两,桃仁2两,柏子仁2两,茯苓2两,防风2两,大枣24枚。

功能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冷,抢腹痛不明了;及妇人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面青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9升,取5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菜、酢物。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木之脏,动则生,静则生,动者实而静则虑也。山萸、桂专补肝虚防风细辛、柏仁专动,然非山萸不能敛固于下,非桂不能鼓运于中。故欲杜虚,须培疆土,苓、甘、大枣意在培土。尤赖防风、桂力运动,则土膏发育,木泽荣。桃仁一味协济桂,流通血脉,调适妇人候之要着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证治宝鉴》卷十一:补肝汤

四物汤陈皮甘菊

功能治:眩晕,血虚微热者。

摘录:《治宝鉴》卷十一

《千金翼》卷十一:补肝汤

甘草)2两,黄芩2两,人参2两,桂2两。

功能治:肝气不足。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6升,取2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忌海藻,菘菜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

《千金翼》卷十五:补肝汤

蕤仁1两,柏子仁1两,茯苓2两半,乌头,去皮)4枚,大枣30枚(),牛黄1两,石1两,桂1两,细辛3两,防风3两,白术3两,甘草)3两。

功能治:肝气不足,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热偏痛,淋溺石沙,腹痛妇人四肢痛,乳痈,膝胫热,转筋,遗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抢中痛,两眼不明。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1斗,取2升8,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补肝汤

当归、生地、芍药、川芎酸枣仁木瓜甘草

功能治:养柔肝肝血不足,头眩晕,少寐,月经量少,以及不养筋,肢体麻木,小腿转筋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医六要·治法汇》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补肝汤

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1两,防风(去叉)2两,知母2两,桔梗)2两,茺蔚子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补肝汤

肉豆蔻(生)、陈皮半两,白术半两,京介3钱,旋覆花3钱,良姜3钱,茯苓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脾虚疼颊肿。

用法用量:米汤调下。

摘录:《医类聚》卷二一二《仙传济阴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补肝汤

:芍药1两,细辛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羌活2两,防风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乌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补肝汤

细辛1两,防风1两,茺蔚子1两,五味子1两,桔梗1两,黑参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内障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宜先用金针拔之,然后服本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金匮翼》卷六:补肝汤

地黄3钱,白芍1钱半,当归1钱,陈皮1钱,川芎7分,甘草5分。

功能治:肝虚胁痛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服。

摘录:《金匮翼》卷六

《兰室秘藏》卷中:补肝汤

柴胡半夏汤、半夏苍术

柴胡5分,升麻5分,藁本5分,白茯苓7分,神曲1钱,苍术1钱,半夏2钱,生姜10

制法:上为粗末,作一服。

功能治:素有,不敢见,眼涩,头痛眼黑,胸中有恶心,兀兀欲吐,遇但觉皮肉紧,手足难重物;如居暖室,少出微汗,其乃减,再或遇,病即复。

用法用量:柴胡半夏汤(原书同卷)、半夏苍术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古今医鉴》卷十三:补肝汤

:生地1两,熟地1两,川芎2钱半,茯苓2钱半,壳()2钱半,黄连2钱半,杏仁水泡,去皮)2钱半,半夏2钱半,天麻2钱半,皮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锉。

功能治:肝疳,眼有(??)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黑豆15粒,水,临卧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补肝汤

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车前子1两,黄芩(去黑)1两,大黄湿纸裹)1两,五味子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

用法用量:(《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补肝汤

:冬桑叶1钱,枸杞1钱半,小胡麻1钱半,望月砂3钱,制首乌3钱,石决明1具,黄菊花1钱,穞豆皮3钱。

功能治:涩细,左目痛,泪热膜。

摘录:出《临指南医案》卷八,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金鉴》卷七十七:补肝汤

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清虚热内障

用法用量:以水2盏,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清·《医宗金鉴》:补肝汤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川芎木瓜酸枣仁

用法:原未注明用量,各药量可常用量,水服,每日2次。

功效:补养筋明

治:肝血不足,筋缓手足不能收持,暗视物不清,舌质淡,弦细。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疲劳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炎等病症。

1.疲劳征:本枸杞子治疗30例,与西药(珍视明滴眼液滴眼)治疗30例对照,疗程10日。以临床症状、眼科检查及随访3个月有无复发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3.3%。(《湖南中医杂志》2008年第6期)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加味并联西药治疗30例,与西药(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空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加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加甲钴胺维生素B₁)治疗30例对照,疗程8周。以自觉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对照组63.3%。(《陕西中医》2010年第4期)

3.关节炎:本加减,治疗76例,疗程3个月。疗效评价以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及生活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能基本胜任工作及独立生活,但久或过劳后仍有隐痛或遇天变化时有不适感为有效。结果:显效32例,有效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4%。(《广西中医药》1995年第2期)

解:要为治“筋缓不能自收持,暗盳盳无所见”而设:四物汤大补肝血,意在治本,木瓜舒筋活缓急。如见血虚,加阿胶枸杞子;气虚,加人参黄芪;肢体抽动,加全蝎地龙瘀血,加鸡血藤、水蛭;兼风寒湿,加制川乌制草乌独活;兼湿热,加忍冬藤石膏知母等。

现代研究:早期文献报道本可治疗腓踹转筋(腓肠痉挛)、不安腿综征、痉挛、夜间磨牙小儿夜啼及顽固性痉挛疼痛等病症。实验研究表明,汤加鸡血藤、水蛭等活化瘀药能改善神经病变,增加周围神经的供养,达到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及麻木的的。

歌:汤中木酸枣,当归芍地不能少,补养筋既明,再加川芎炙甘草

摘录:清·《医宗金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补肝柏子仁散

下一篇 补肝活血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