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栀子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山栀子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山栀子汤
《鸡峰》卷十八:山栀子汤
处方:当归、芍药(赤者)、茯苓(赤者)、甘草、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淋及血淋。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用法用量:五淋散《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五淋汤(《医学实在易》卷七)。
各家论述:《医学实在易》:此方用栀、苓治心腹,以通上焦之气,而心火清;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分清,则太阳之气化,而膀胱之府洁矣。
摘录:《鸡峰》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三○:山栀子汤
处方:山栀子仁15枚,大黄(锉,微炒)2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知母(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1钱匕,空心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山栀子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