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四神丸

目录

《中国药典》:四神丸

肉豆蔻)200g 脂(盐)400g 五味子制)200g 吴茱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

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褐色的水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干,即得。

功能治:温涩肠止泻。用于命门衰,肾虚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密,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内科摘要》卷下:四神丸

肉豆蔻(生用)60克 脂()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萸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1(9):31,及其拆五味子,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硷和氯化钡起的肠痉挛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功能治:温,固涩止泻。治肾虚,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疲乏力,淡苔薄白,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肾虚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用法用量:每次50~70,空时服。

备注:本是《普济本事五味子而成。脂温为君;吴莱萸温中肉豆蔻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兼治,使命门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大枣补脾,共为使。

摘录:《科摘要》卷下

《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四神丸

五味子120克 熟地黄180克 肉苁蓉500克 菟丝子饼60克

制法:上药为末,山药,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

用法用量:每服50,空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医林集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四磨汤

下一篇 四神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