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升麻葛根汤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升麻葛根汤

升麻、芍药、甘草,各二钱半。干葛,三钱。

功能治:治大人小儿时瘟疫头痛发热,及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葛根汤

升麻白芍药、甘草),各十两。葛根十五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治:冶大人、小儿时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疑贰之间,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去,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升麻葛根汤

升麻 白芍甘草)各300克 葛根45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辛凉疏表解肌透疹。治感受时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痛;麻疹初起,发而不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取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去身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备注: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芍药和泄热;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四味用,共奏辛凉疏表解肌透疹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二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升麻葛根汤

:山栀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各3克 黄连 木通 甘草各1.5克

功能治:治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巨隐痛微肿,热,身痛,面赤,饮。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至24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白芍甘草各十两(各6克),葛根十五两(9克)。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9克,水服,或作汤,水服。

功效:解肌透疹

治:麻疹初起,症见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渴,舌红,苔薄白,浮数。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麻疹荨麻疹、腹泻及药物性炎等病症。

1.麻疹(个案) :以本加味治疗。患者治疗2日高热不退。予本加味1,药后高热未退,但面、颈、胸部现少许白色疹点。继服1口腔黏膜红赤,见柯氏斑,胸红色疹点c继服2,体温回复,疹点依次渐回。1周后皮肤陆续呈糠麸样屑并有色素沉着,将息而愈。(《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第4期)

2.荨麻疹:以本加味结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43例,与咪唑斯汀治疗40例对照。疗程为2周。分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第14日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瘙痒、团数量及大小,4级评分法记录。据随访的总积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第7日,总有效率76.74%。治疗第14日,总有效率95.35%。(《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第2期)

3.腹泻:以本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9例,与西医常规治疗(静滴氨苄西林钠一舒巴坦钠或硫酸庆大霉素,同时给予盐酸小檗碱、复维生素B、碱式碳酸铋服)25例对照。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脱水、高热均对症处理。疗程为4日。疗效评定以用药24~48小时,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日,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则为显效。结果:总有效率92.3%。(《新中医》1998年第6期)

4.药物性炎:以本加味治疗27例,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3例为对照,1个疗程均为半月,服用2个疗程。据临床症状、B超检查及功能检查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9%。(《光明中医》2008年第5期)

解:升麻葛根皆为解表透疹的要药,升麻善于解肌透疹、解毒,葛根长于解肌透疹生津,二药相配,是为解肌透疹的常用组,故为君药;芍药和泄热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临床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数为辨证要点。本清疏之力皆弱,临可加入薄荷荆芥牛蒡子金银蝉蜕等;风寒袭表,不能透发,加防风荆芥柽柳麻疹未透,色深红者,加紫草牡丹皮、大青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鼻炎中耳炎、慢性咽炎、面神经麻痹、乙、丙嗅觉障碍、后环障碍、创感染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升麻植物具有抗肿、治疗质疏松、抗过敏等作用;而葛根具有降压、扩张冠状管、抗律失常、降脂、抗氧化、抑制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歌: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升麻膏

下一篇 升麻补胃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