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青蒿鳖甲汤

目录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

青蒿6克 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 知母6克 皮9克

功能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细数。

用法用量:用水1升,取400毫升。分二次沮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温病条辨》卷二:青蒿鳖甲汤

青蒿9克 知母6克 桑叶6克 鳖甲15克 皮6克 花粉6克

功能治:治少阳疟偏于热重者,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左弦。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升,取400毫升。疟发前,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皮三钱(9g)。

用法:水五杯,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服。

功效:养阴透热。

治:温病后期,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细数。

解:本温病后期,阴液已伤,余深伏阴分所致。夜间属阴,余热深伏阴分,则夜热早凉;白昼阳来复,不出表,仍伏阴分,加之温病津伤,则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有热之候。此伏阴分,阴津虚耗,无力透邪外出。既不能纯用滋阴之品,恐滋腻恋;更不能单用苦,恐化伤阴之弊,须养阴与透邪并进。中鳖甲咸,直入阴分,养阴退热于青蒿苦辛性,其芳香,能透伏热于外,共为君药。吴瑭说:“此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温病条辨》)。生地黄知母养阴清热,助君药清退虚热,共为臣药。牡丹凉血泄热,助青蒿透热外出,为药。五药配伍,清热、透邪滋阴三法并施,滋中有清,清中寓透,既透伏热,又滋补阴液,养阴而不恋,清热而不伤阴标本兼顾,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临床应用:1.用要点本适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不足之虚热。临床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细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常用于治疗原因不明的发热、妇科手术后低热、慢性肾盂肾炎结核、结核等属阴虚热,低热不退者。

注意:青蒿不耐高温,可用沸药汁服。对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使用本

歌:青蒿鳖甲知地,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摘录:《温病条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青蛤散

下一篇 青蛾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