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青娥丸

目录

《中国药典》:青娥丸

杜仲(盐)480g 脂(盐)240g 桃仁)150g 大蒜120g

性状:为棕褐色黑褐色的水蜜或大蜜微香,味苦、甘而辛。

炮制:上四味,将大蒜熟,干,与杜仲脂粉碎成细粉,过筛,再将桃仁捣烂,与上述粉末掺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干,制成水蜜;或加炼蜜50~70g制成大蜜,即得。

功能治:补。用于肾虚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用法用量:服,水蜜一次6~9g,大蜜一次1,一日2~3次。

规格:大蜜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青娥丸

:胡肉30个(去皮、膜,研如泥)脂(用芝麻同于银器熟)杜仲皮(去粗皮,锉,麸黄色,去麸,乘热略杵碎,又用洒匀再)各18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气虚弱,冷乘之,或相搏,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因劳役过度,伤于,或处卑湿,地,或坠堕伤损,成风寒客搏,或气滞,皆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空时用温盐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青娥丸

:胡(去皮、膜)20个 蒜(膏)120克 破故纸(浸,)240克 杜仲(去皮,姜汁浸,)50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蒜膏为

功能治:补。治气虚弱,冷乘之,或相搏而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足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及妇女虚寒白带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每日二次。空时用温送下,妇人淡酣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青娥丸

杜仲500克(生姜300克()破故纸500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胡肉120个,汤浸去皮,研成膏,人少熟蜜,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两虚,腿重痛,并治湿

用法用量:每服50,空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十三

《摄生众妙方》卷二:青娥丸

脂(洗净,浸少顷,纸香为度)120克 萆薢120克(切,分作四份:30克用盐水,30克用童便,30克用米泔水,30克用无灰好,各浸一宿,晒干)杜仲(姜汁去丝)120克 胡肉(汤,去皮)240克 黄柏(蜜)120克 知母(蜜)90克 牛膝洗,去芦)12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春夏用糊,秋冬用蜜,其糊用糯米适量粥,将桃仁捣烂为膏和匀,石臼舂千余下,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滋壮阳,益筋补。治膝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至80,空时用盐汤或盐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卷二

《仙拈集》卷二:青娥丸

:破故纸 巴戟 大茴各120克 杜仲240克 胡肉300克

制法:上药为末,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肾虚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空下。

摘录:《仙拈集》卷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青囊药酒

下一篇 青娥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