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琼玉膏

目录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琼玉膏

:生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入汤,以桑木柴六日,如连夜,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入井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治:滋阴,益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咯血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每晨以10克温化服,不饮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润燥为臣;人参茯苓补脾茯苓又能化痰,以消失输布所聚之。诸药相,共奏滋阴,益补脾之功。

摘录:《洪氏集验》卷一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琼玉膏

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 琥珀 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杵细,取自然汁。甚忌器)白蜜2.5千克(,去沫)

制法:先将地黄汁同蜜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入砂锅或铜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悬浸井中半日,以出,提起仍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治: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30毫升调服,不饮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臞仙

方一:宋·《洪氏集验方》引申铁瓮方;方二:明·《医学正传》引曜仙方;方三:明·《扶寿精方》:琼玉膏

组成:一:新罗人参二十四两(750克)、生地黄十六斤(8千克)、白茯苓四十九两(15k克)、白沙蜜十斤(5千克)。二:人参沉香琥珀、白砂蜜、白茯苓、生地黄三:鲜地黄人参枸杞天门冬、麦门冬、白蜜、白茯芩

用法:上药制成膏。每晨服用15~30克,水化服。

功效:一:滋阴,补二:滋阴,安三:滋阴清热。

治:一:肾阴,见虚劳干咳,乏力气短咯血舌红少苔,细数。二:阴虚热之虚劳干咳咯血失音中隐痛,潮热盗汗消渴血虚皮肤干三:虚劳瘘;里干,小便多而浊:津液不足,大便不秘而消渴

临床应用:一:临床要用于治疗结核,肿、纤维化、肺癌呼吸系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属肾阴虚者,脾气不足者。

结核:本加减(二冬琼汤)助治疗初期结核50例(治疗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以结核症状部病灶、菌检查变化评价疗效,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菌转阴28例,转阴率56%,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病灶吸收者45例,吸收率90%。(《中国中西医结杂志》2008年第9期)

解:一:本重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同补三脏,有金水相生、补土培金之妙。选用膏滋剂型和缓治本,亦便于长期服用取效。全方药性平和,善起沉瘵,珍赛琼瑶,故有“琼”之

咯血量多者,应先止止后再用本培本;脾虚湿盛,便溏者不宜服用;本服用时间较长,凡服药期间患外感泄泻者,应暂停用药。

现代研究:一:本衰老动物的整体习、记忆功能具有良好的调作用,提高实验动物下丘抗氧化能力,延缓体过氧化所造成的各种病理性损害,缓解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下降,纠正神经递质代谢紊乱造成的损害。

歌: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尝,肺燥干咳虚劳,金水相滋效力彰。

摘录:一:宋·《洪氏集验二:明·《医正传》曜仙三:明·《扶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琼液膏

下一篇 琼珠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