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脾肾双补丸

目录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脾肾双补丸

人参(去芦)500克 莲肉(去,每粒分作八小块,黄)500克 菟丝子(如法研细末)750克 五味子(蜜干)750克 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干)500克 真怀山药黄)500克 车前子(米泔淘净,)360克 肉豆蔻300克 橘红180克 砂仁180克(,最后入)巴戟天360克(甘草,去脂(黑色者佳,盐水拌,研末)50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如绿豆大。

功能治:治两亏,阴阳不固,以致虚寒飧泄腹痛泻痢,食少倦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空时服之。

如虚而有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羊血

摘录:《先醒斋医广笔记》卷二

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脾肾双补丸

组成:人参(500克)、莲肉(500克)、菟丝子(750克)、五味子(750克)、山茱萸肉(500克)、真怀山药(500克)、车前子(360克)、肉豆蔻(300克)、橘红(180克)、仁(180克)、巴戟天(360克)、脂(500克)。

用法:上药共制细末,炼蜜为。每服9克,每日2次。

功效:补健脾涩肠止泻

治:肾虚弱,腹痛久泻,以及带下,两亏导致虚寒飧泄腹痛泻痢,食少倦者。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腹泻、带下病、贫血胡萝卜血症等病症。

1.泄泻(个案)某男性患者,德国人,52岁,腹泻26年,诊断为克隆病。现大便每日12次左右,大便有不消化食物,有时便中有鲜腹胀,食欲一般,无泪,毛发全无,口干喜饮;部压痛(+),暗红,少津,少苔,两沉细、弦,有时为结代脉。以双补加减(太子参莲子肉、山药车前子、砂仁、橘红菟丝子脂、肉豆蔻五味子巴戟天山茱萸)。此患者易过敏,故从小始,亦可饮。量问题,施老认为甘平补脾药可量大,热补之品量宜,补药可稍大量。如仍腹胀,砂仁、橘红可加至6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7期)

2.再生障碍性贫血(个案):患者陈某,女,34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8年,服用强的松无效,每周需输1次。外周象Hb70g/L,WBC4×10⁹/L,N0.86,L0.03,110×10⁹/L,网织球0.002。骨髓象:粒系增生活跃,红系增生减低,早幼红0.5,中幼红3(),晚幼红2~3。双补3个月,激素逐步减量。后药六味地黄交替服用,激素停用,Hb维持在110g/L。(《现代中医》1999年第2期)

3.胡萝卜血症:本加减治疗胡萝卜血症12例,7日为1个疗程。其中3例服药3个疗程,5例服药4个疗程,4例服药5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均黄染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复查功能、甲状腺功能无异常。(《湖南中医杂志》2000年第5期)

解:本要用于治疗肾虚起的久泻,全补而不腻,涩而不滞。临床应用以久泻伴疲倦怠、膝膝软、淡苔白、沉细为辨证要点。改作汤,临床如见面色萎黄、食后脘闷不舒之脾虚者,加神曲山楂莱菔子;黎明前脐作痛、肠鸣即泄之肾虚者,加赤石脂诃子肉、淡附

水饮留肠或瘀阻肠起的慢性泄泻,不宜应用。

现代研究:早期临床报道本可治疗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肠结核等病症。

歌:双补人参菟,莲肉五味山药,车蔻砂戟脂,肾虚弱早尝。

摘录:明·《先醒斋医广笔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脾约麻仁圆

下一篇 脾肾双补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